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国际化发展:认识近代中国新视角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5-04 11:2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82 特别策划 延续与断裂 全球视域下的历史变迁 文章之一

  早在1919年2月,孙中山即用英文拟定了一份国际共同发展中国计划,后来被译作《实业计划》,这是孙中山最早提出中国国际发展的思想(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晚年谈到民国时期国际化程度时指出:“外国商品、观念和习惯进入中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全面、深刻。”1997年,柯伟林在《中国季刊》发表论文,提出用国际发展的视域来观察近代中国发展的观点。此后,他一直倡导用国际化视角研究现代中国,并指出近代以来国家化的影响并不是西方“施加给中国的”,而是中国和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数千年,国际发展的因素非常重要,或者可以断言,中华民族历史持续发展是国际化的结果。就国际化的概念而言,由于交通和人类活动范围的限制,全球化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即“由小而大”的过程,因此“国际化”的内涵有一个渐变过程。马克思就说过,“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的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真正的国际化应该始于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的出现和国际航路的开辟,尤其是近代大工业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历史的经验证明,闭关锁国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是有害的。闭关锁国的100余年间,正是西方世界进步最快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兴起、航海技术的发展。而中国仍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兜圈子。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衰落,无法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无法融入世界的现代化潮流。

  对于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过去只强调其侵略与掠夺的消极面。但我们忽略了这样一种思考,即中国为什么会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我们对于1840年以来的历史应该有新的认识。鸦片战争所显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同中国封建主义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距,从而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和冲击,这体现在中国人观念上发生的急剧变化。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西方思想文化,西方新思想、新思潮如火如荼地传入中国,且受到人们的推崇,在知识界深入人心。尤其是有关民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为知识分子所广泛接受。

  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输入,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外国资本的输入,摧毁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城市出现了一批从事近代经济和商业贸易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的是买办、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是地主或旧式商人、有的是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随着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王朝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转变,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尤其是经济力量的壮大,他们已经不适应束缚其发展的上层建筑,要求进行政治上的大变革。

  20世纪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100年,中国人试图建设一个不同于封建王朝的新型现代民族国家,并实现其国富民强的理想。国际化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和制度的建立和政党政治的出现。二是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与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三是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四是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20世纪的社会转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根本变化,西方的教育方式、医疗卫生、交通与交往方式(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手机、网络通讯等)、居住方式(公寓、别墅、现代化旅馆等)、文化娱乐(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电子游戏、卡拉OK等)、服饰(玻璃丝袜、高跟鞋、裙子、口红、香水、西装、领带、牛仔裤等)、发式甚至语言都深入人心。所以国际化发展是我们认识中国历史的最重要视角。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