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黄征等15位江苏省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给中学生、大学生进行繁体字“扫盲”,特别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论文理科,都要学一年的繁体字和异体字。(《现代快报》2月14日)
其实,这已经算不上新闻了。因为早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文艺界的政协委员提交了类似的提案,委员们认为,一笔一画就是一部数千年的历史,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此次江苏政协委员的提案只是换了推广对象而已。
的确,从甲骨文字到隶篆,再到繁体字及现在的简化字,我们的文字之所以能一步步得到普及和推广,字体简化功不可没,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不可否认,简化字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之一,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
有学者把汉字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使人们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这里说的“汉字”指的是繁体字,它不仅仅是思维载体,更由于它的象形性,直观表现了我们的家庭伦理观、历史观等,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国大量的传统优秀文化保留在古籍当中,学习繁体字可以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增强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责任感。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天,国学大师王利器叫自己的学生去图书馆借一本《后汉书》。结果等了半天,那学生回来却告诉他说没找到。王利器很纳闷,图书馆怎么会连这本书都没有,后来他才明白,《后汉书》三个字都是繁体字,而学生看不懂。
由此看来,中学生和大学生会看会读繁体字,虽然不能说是义务,但至少从现实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来看,确实不算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广志 单位:中国改革报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