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创新源于问题意识
本报讯(记者宋晖)4月9—10日,首届全国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研讨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就语言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外语教学及其研究方法、语言能力标准及水平测试、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外语类学术期刊发展方略和外语专业教材编写思路与方法等话题展开了全面讨论。
创新不是喊口号,只有对已有成果质疑和反思,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创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马秋武对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提出质疑,认为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有可能是一个可供选用的形式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或原则不是绝对普遍的。普遍原则存在于可供人类语言选择的普遍语法集合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指出双语平行语料库研制中的问题,认为时下语料库建设各自为政,互通协作不够;缺乏超大规模、综合性、多用途的国家级平行语料库。语料库的深加工不够深入,影响后续研究。从应用上看,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潜力开发不够。相关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够。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种类不够齐全。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王铭玉试图构建语言符号学,认为语言符号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语言符号本身以及用符号学的思想观点来研究语言学的学科。这建立在对西方的语言符号学研究、俄罗斯的语言符号学研究和中国的语言符号学研究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语言符号学的建构分为奠基、普及、提高和拓展四个梯次。但判断一个知识领域能否够得上一个专门的学科,需要参照一些基本的标准。
会议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大学的近300名学者与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跨学科成比较文学研究趋势
本报讯 “西方学界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修正他们的单边主义的东西。他们的单边主义就是过分注重理性、过分注重物质的一种态度。跨文化、跨学科是目前比较文学研究的趋势,整个比较文学研究则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日前在题为“反思与前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高层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
为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研究与教学成果,展望“十二五”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天津师范大学于4月16—17日举办了这次高层论坛。论坛讨论了当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孟昭毅介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结合。(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吕超)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首登美一流高校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美宏观经济圆桌论坛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曾在国内多次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首次走出国门,登陆海外一流高校学术讲坛,实现了中美资深学者“强强对话”。20余位中美学者就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上。哥伦比亚大学维利可持续国际投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卡尔·萨望表示,哥伦比亚大学一向很重视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他衷心希望未来能与中方学者开展更多学术交流,共同探讨中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9—2010)》(英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在研究成果“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走出国门,对于实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将发挥重要作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任达宣)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