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后申遗时期的“非遗”:更文化还是更商业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4-25 16:0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大理喜洲镇周城村,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因紧邻云南著名景区蝴蝶泉而闻名,同时也被称为“中国扎染之乡”。在这个总人口10350人、白族占99%的自然村中,有5500多名劳动者从事扎染劳务及系列产品加工。扎染在大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扎染的几何式发展与商业性的旅游开发密切相关。1980年代,周城只有一个民族扎染厂。而到2006年,扎染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全村从事扎染品加工和白族刺绣的私营户增加到了100多户。

  这只是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之后被商业化开发和利用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获得中央政府5000万元保护资金以来,中国式的“非遗”申报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结果是,在文化建设中长期被忽视的草根文化,纷纷穿上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外衣,突然变得熠熠生辉,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珍视与崇拜。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问,各地如此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目的何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刚 单位:大理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