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迅猛发展起来。由于各地互相争抢、攀比,加之“地方政府政绩工程之一”的驱动效应,使得现今的地方技艺与民俗传统,似乎只要能沾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趟新兴的国际时髦列车的边,就立即大干、快上、争抢这一“金字招牌”。但当能申报的资源几乎都已申报、能做文章或沾边的也都“沾”过之后,人们发现热潮背后的后遗症显露出来:拿到“非遗”项目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加、负担加重。原来想实现山西平遥古城名利双收效应的初衷,很少能够成功兑现;“唱戏”能“唱”出类似《云南印象》者也屈指可数,前期投入都未必能收回来。
还有的地方树起旗帜,在全世界呐喊、动员以保护某项文化资源,也赢得了热烈的反响,但在实施时却一筹莫展,无法开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姚朝文 单位:佛山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