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新玉树展示中国力量 学术界关注玉树经验
作者:zhangyy   日期2011-04-20 10: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4月1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玉树遭遇了7.1级强烈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一年后的今天,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玉树,看到的是春风到雪域,灾区换新颜,一个美丽的新玉树正在加快建设。

  在结古镇、禅达村、甘达村等受灾村镇,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根据中央部署,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开工建设298个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

  社科界在震后立即投入灾后重建,从学理层面对玉树抗震救灾经验进行综合研究,为开展救灾工作提供对策建议,积极总结“中国式救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玉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玉树抗震救灾展示国家力量

  学者们认为,玉树抗震救灾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和巨大国家力量。

  汶川及玉树的抗震救灾经验已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文慧认为,如何抗灾、效果如何,是对一个国家基本国力、精神风貌、制度体系、领导能力的集中展示。从汶川到玉树,灾难让人民群众更加团结一致、守望相助,而国家力量也在创伤中变得更加强大。从地震救援、信息传播、应急管理到志愿服务,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力求将次生灾害减小到最低,这正是一种国家力量的彰显。

  中国玉树抗震救灾与国外救灾模式的比较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忠兵以海地为例,对比中国玉树抗震救灾与海地抗震救灾成效的巨大反差,他认为,固然有两国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物质基础相差较大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两国政府在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及国家力量、群众基础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王德迅对中国和日本的抗震救灾经验进行了比较。他指出,日本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陆(地震)、海(海啸)、空(核辐射)并发的复合型地震灾害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是,日本政府在此次大地震后的救灾表现也成为各国应该吸取的教训,特别是在核泄漏事故处理上。由于信息不透明,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甚至导致了“是天灾,更是人祸”的质疑。而我国在汶川、玉树等一系列抗震救灾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等,都反映出我国具有快速、高效的应急救灾机制,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玉树经验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在玉树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玉树抗震救灾应急管理是在一个极为特殊的环境下施行的,一些在内地行之有效的抢险救灾与应急管理措施在玉树遇到了很大困难。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永宏向记者介绍,当时主要面对的问题有语言交流障碍,抢险救援人员对高海拔的不适应,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等。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在玉树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历程,探究应急管理体系在玉树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对策建议,对应对今后可能再次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玉树震后近一年的思考和研究,高永宏在加强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方面,提出五点对策建议。第一,提高认识,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纳入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二,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大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第三,打造适应高原环境的本土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第四,拓宽渠道,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第五,以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着力改善民族地区应急保障基础条件。

  玉树精神为建党90周年注入新篇章

  玉树抗震救灾实践中凝成的以“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为主要内容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已经成为玉树、青海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马文慧说,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政府的有力组织,是伟大中国力量的核心。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丁忠兵认为,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玉树特大地震灾害的真实写照,是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90年辉煌历程,正带领全国人民向更加美好的新征程迈进。



  (感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对此文的重要贡献。)

  编后:值此玉树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谨向罹难的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思,向新玉树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