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鲁班里籍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近日,在鲁班故里与鲁班文化研讨会上,有学者这样指出。
鲁班里籍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例如,东汉学者赵岐说他为“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太平广记》中说他是“敦煌人”;《山东通志》载:“公输子,鲁公族,名班,或作般”;任继愈认为:“墨子与鲁班是好朋友,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其故里都在滕州市”;季羡林提出,“墨子鲁班,善国双圣”。
此次研讨会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萧鲁阳提出,“墨子与公输很熟悉,二人私交甚笃,公输在楚王手下工作,墨子生活在楚国鲁阳,二人皆为楚国籍。以二人熟悉程度、亲密程度以及其系东周王室百工之裔来看,二人都是鲁阳人”。平顶山市文史专家潘民中提出,“《墨子·鲁问》篇中所载墨子与公输子交锋辩论中叙及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之‘楚’,指的是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鲁’应该顺理成章地理解为楚国北部的‘鲁阳邑’,而非远在千里之外以曲阜为都的鲁国。”文史专家杨晓宇通过分析“止楚攻宋”认为,“鲁(鲁阳)本身就是楚国的北部小封国,其执政国君就是鲁阳文君公子宽,鲁班里籍就在尧之鲁地,夏之鲁县,商之鲁邑,周初之鲁国,春秋之鲁阳,今之河南鲁山。”
此次研讨会在平顶山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清廉 王宝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