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的跨界,是跨科学精神之界、跨人文精神之界。只有将艺术之美熔铸于科学之基、人文之魂时,大学美育的效应才会散发出勃勃的时代生机。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看,大学美育都不是很令人满意。有人将这一结果归为大学推行素质教育不力或目标偏移;也有人说,是大学过于急功近利,造成了美育之“难”。大学美育之“难”,究竟“难”在何处?笔者以为,是观念转变之“难”,是视野局限之“难”,也是孤立发展之“难”。
观念转变:在流变中寻求突破
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大学美育是一个具有流变性的领域。一方面,从文化发展的路径看,当代文化艺术的传播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从艺术发展的趋向看,大学美育的公共性、社会性和辐射性,将在多元文化的激荡碰撞中,更加凸显其国际化维度的表征,如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文化与美的互动、生态与时空的关切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蔡劲松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北航艺术馆馆长)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