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中国现代文化的崭新形象 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观点摘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14 15:5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日益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意义重大,关系国家兴衰存亡,是当代中国人文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近日,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首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湖南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湖南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承办。论坛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主持。来自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国家相关机构和地方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聚集一堂,围绕如何做大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总结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了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同路径和方向。会议认为,把握正确导向,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应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中国现代文化的崭新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本报摘要编发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刚刚过去的新世纪1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的10年。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更加进步的良好局面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未得到同步发展,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以更为高远的视野、更为深邃的目光看待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问题。在这里,我提出几点想法,与学界同仁共勉。

  第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唯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引导中国人民努力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发展之路。我们要不断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构建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引导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应立足现实,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也不能单单满足于对概念的抽象剖析,不能满足于对理论的空洞论证,更不能满足于理论的玄妙表达,而是要“从客观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使人民在文化发展中得实惠,进而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

  第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应继续深入开展文化“走出去”战略,从而在世界文化强林中赢得话语权,弘扬中国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之伴随的是矛盾和摩擦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除了经济的、政治的交流之外,还要加强文化的交流,即积极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使西方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理解、尊重和认可中国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为塑造中国国际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才能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历史的机遇,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上去,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上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

  在国际形势变化中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李慎明

  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给西方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困难,对西方思想理论界以及资本主义走向和世界社会主义及左翼思潮也已经并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 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富人愈来愈富,绝大多数穷人和几乎所有国家愈来愈穷,这是所有变化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决定着其他一切变化。

  当前,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引发并加剧了全球性社会动荡。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到中东、北非,再到亚洲、拉美,社会不满情绪弥散,广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民众对资本主义普遍不满,大规模街头抗议增多,极端政治事件频发,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全球社会动荡风险明显上升。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的前夜。

  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想及其运动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的广度、深度相互作用。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正确应对,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法大规模地从根本上向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嫁其危机,那么,这必将有助于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潮的复兴,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毫无疑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美国为求其生存和发展,会更多地倚重自己的“软实力”和“巧实力”,但决不会放弃其“硬实力”。

  我们现在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挑战也世所罕见。我们该怎么办?必须在国际形势变化中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1.整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教育、科技、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加强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研究。因为国家安全发展战略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终体现。2.高度重视党的理论。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基础。4.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正确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把握的两个着力点

  □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体现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上。毫无疑问,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和更加广阔的前景。然而,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我们必须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目前的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不是就等同于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我们发现,无论在实践发展、社会生活还是学术研究的层面上,都存在着把“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软实力”的混淆倾向。我以为,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我的基本看法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还不是文化软实力本身;换言之,在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区分。价值观、理论影响力、文化感召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道德规范、纪律约束等范畴属于文化软实力;而文博、广电、电影、图书、信息及城乡文化场所等文化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还只是文化的物化形态的“硬实力”,它们可以直接满足第一个层面文化惠民的需求,但对深层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则只是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

  应当以日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等文化“硬实力”为基础,自觉地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其根本的着力点应当是两个:一是“向内的”着力点,即“以文化人”,“文化天下”,使文化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世界;二是“向外的”着力点,即文化传播,文化强国,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影响力。显而易见,无论在“向内的”还是在“向外的”方向上,提升文化软实力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毫无疑问,雄厚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助于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是必须实施更加自觉的、合理的国家文化战略,才能保证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性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化力量研究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卫建林

  中国文化力量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研究的是文化力量、中国文化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力量问题。

  文化有自己的规律。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既要研究文化怎样反映政治和经济,又要研究文化怎样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在人类历史上,有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实例,也有政治经济落后而文化上演奏第一把小提琴的实例。

  中国文化有自己的规律。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文化数千年来交融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国家的长期统一格局相适应。中国历史上有过百家争鸣,也有过独尊儒术,文化中既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现在时代前进,社会制度改变,在新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历史地、科学地分析文化现象,充分肯定、继承民主性精华和来自人民大众的文化,积极倡导和支持人民的新的文化创造,已经成为历史本身的要求。这才是中国文化力量的主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自己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继续,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坚持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所谓科学的,就是要求反对一切迷信和僵化——从对自己文化的迷信和僵化到对外来文化的迷信和僵化,主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所谓大众的,是说它不是占人数极小比例的所谓精英的自娱自乐、自吹自擂,而应该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人民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自己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和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种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论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才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和力量源泉。

  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李捷

  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中,认清时代发展潮流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时代与历史发展的交汇点上,牢牢把握建设的总方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我想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角度,谈一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走向问题。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条线索是通过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来变革封建文化,通过逐步确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来取代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过程。

  与此同时,在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口号的同时,又提出了“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的历史任务。

  上述这两条线索同时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基本前提。但是还必须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和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遗产。

  这两条线索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两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际上就是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的继续。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大力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如何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很好地解决“两个继承”呢?我以为要同时重视推进以下几点:1.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键是真学、真信、真懂、真用;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入脑、入心、树榜样、见行动;3.系统地吸收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具有时代性、人民性、普遍性的文化精华,关键是如何很好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服务,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公众化服务; 4.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关键是大力提高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有效性、时效性,大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亲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路建平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服务。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应具备五个条件: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产业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业态集中,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网络;文化产业能不断扩大就业、带动创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回报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能不断激发购买潜力,拉动居民消费。

  我国文化产业完全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北京、湖南等6个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已超过5%,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我们党已经形成了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振兴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有国内文化消费需求又有国际文化市场空间。“十二五”时期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湖南卫视和湖南出版集团正逐步拓宽国际市场,其中版权贸易在地方出版机构对外贸易中名列第一。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选择科学路径。一是面向市场、遵循规律,走现代产业之路。进一步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动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瞄准前沿、提质升级,走科技创新之路。着眼科技成果转化中已经和正在形成的新兴文化业态,赢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着力提高文化企业装备制造水平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重视内容创新、产品创新。三是拓宽渠道、转变方式,走资本运作之路。重视直接融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重视间接融资,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开辟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径。重视招商引资,联合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聚合力量共同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奚平/整理 朱高磊/摄影)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