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69期“两会特刊”文章之一。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宝贵、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中国目前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与科技事业快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人才大国。另一方面,我们又严重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才,缺乏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此,钱学森学长曾多次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这就促使我们要深刻反思现有的教育与科研体制、创新文化氛围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
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重要土壤,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保证。钱老在对比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感受时,认为加州理工学院整个校园都弥漫着创新的学风,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那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挑战权威。
反观我们目前的状况,不论是大学校园内还是社会上,不论是教育和科技领域还是各行各业,都存在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我们的政策导向过于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过于注重短期的成效。各种基金和项目申请、各种荣誉和科技奖励,以及教师职称评定等都是与论文的数量、与“出成果”的速度挂钩,各种科研评价最终都要落到可以量化、能够看得见的指标上。对于探索性强、风险性高、时效性长的创新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思想急躁、急功近利的氛围下,教师和科研人员很难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质量和水平上。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老师和学生都不敢也不愿做高风险的探索性研究、不敢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因此也就很难产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很难产生大师级的杰出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缺乏人才创新发展的文化和环境。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创造性人格,二是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格是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强调 “标准化”和“批量化”,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是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这种模式有利于解决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但是不适应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
流水线批量生产培养不出大师。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呵护创新人才的兴趣和激情,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强化个性化培养,强调不同群体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显现个性创造广阔的平台和自由的空间。特别是作为交大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集中了许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优秀学生,要重视为这些学生提供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挑战性更强的个性化教育。
在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既需要优秀教师的悉心教导,更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热情、追求真理的科学兴趣和坚定不移的创新意志。这些不可能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只能依靠学生潜心于科学问题而进行的自主科学体验和科学实践。
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就是要自己寻找一条新方法、新观点或新途径,体现了一种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变革,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建立和形成以知识探究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德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