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林斯(M. Sahlins)是一位独特且复杂的学者:他既是经济人类学家,同时也是政治人类学巨匠;他曾是新进化论的领军人物,后来又变成标准的巴黎结构主义者;当人们以为他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时,他却又时常与马克思唱反调;他自认为是“土著”的代言人,但被同行指责为帝国主义者。他所作的《石器时代经济学》一书集中展现了上述的大部分特征,此人越发显得纷杂迷离。据说在该书首次出版时,《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蕴涵着无数奇思妙想,而且全部言之凿凿。一篇评论根本不足以描述其价值——需要一本专著。”
该书由六篇论文构成,前三篇主要讨论原始社会生产,后三篇主要讨论分配和交换。《原初丰裕社会》旨在破除现代人对原始社会的错误印象,指出相对于文明化时代的无限欲望,原始人更容易满足,这是由于关于物品稀缺性和财产占有的观念尚未潜滋暗长。《家户生产模式》一文表达了对恰亚诺夫小农经济模式的赞同,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修正。看似原子化的家户模式的本质是低度生产,在原始社会固有的亲属关系和头人政治的推动下,家户却被组织起来,生产强度便被提高到足以应付生存危机的水平。这里,萨林斯强调的是人类内在的道德情操(亲属之间的互助)与社会性(头人政治是集体福利的代表)。在认识论上,显示了上层建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基础。该书关于交换和分配的篇章,回应了莫斯等人的经典看法。萨林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互惠模式的分类(慷慨、等价以及消极互惠三种)。他一方面指出了再分配也是按照互惠原则实施的,另一方面又将互惠与亲属关系的距离远近、等级高低等属性以及人们对财富的理解等方面联系起来,指出交换或者经济本身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分化的领域,也不是历史的产物,而是与人的社会交往需要紧密相关,嵌入到社会关系中并受其裁制。即交换不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交换是社会交往的“开启机制”和维持力量。
该书初版于1972年, 2003年再版。萨林斯通过该书一再强调建立“人类学的经济学”的必要性,借此显示他超越经济人类学、从根本上挑战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野心。萨林斯名为修正、实则继续推崇莫斯对“礼物”概念的理解,其用意是反思西方政治哲学的话题,即与国家对个人权利的部分剥夺相比,原始人的交换实践既实现了和平,也让自己始终免于对利维坦的恐惧。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少雄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