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从“政治家的摇篮”说起——初识巴黎政治学院
作者:liuhm   日期2011-03-15 10: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巴黎7区的圣日耳曼大街边上,一座面积不大的学府卓然屹立于寸土寸金的时尚品牌店之间。三扇硕大的铁门上拱立着狮子与狐狸的校徽,简朴、庄严。这里便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Po)。
 

  国家行政学院的预备学校

  巴黎政治学院被誉为政治家的摇篮,法国绝大部分的政治家都曾是这里的学生。第五共和国的大部分总统、总理都毕业于这里,前总统希拉克、密特朗都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现任总统萨科齐也曾在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过。此外,很多法语国家的总统、总理,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等都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而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则长期在巴黎政治学院任教。

  为什么一所高校能够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诸多世界著名学府中,恐怕这是唯一一所旗帜鲜明地以培养未来政治精英为宗旨的学校。这当然离不开法国特殊的专业教育体制和政治传统。在法国,拿到国家行政学院(ENA)的文凭才能进入高级公务员系统,从而真正迈入政界。国家行政学院是进入政界的入场券,而巴黎政治学院则被称为国家行政学院的预备学校。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就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精英培养方式。巴黎政治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未来的政治家,因此它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就与现实的政治紧密结合,体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

  师出政门

  巴黎政治学院一半以上的教授是外聘的,绝大多数是具有专业造诣的政界、商界精英,所有的课程基本上都要聘请这一领域最好的专家。比如本科生的基础课经济学概论就长期由前任经济部长、著名的经济学家卡恩讲授,直到他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欧盟概论则由欧洲议会副主席讲授。教师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的质量,试想一个本科生第一天接触经济学就是一个既具有深厚经济学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经济政策实践的部长经济学家为他引路,对他将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师出政门的另一方面是巴黎政治学院的教授多是政府部门、政治家的顾问,往往也是官员的候选人。当然,这与法国社会精英大部分是知识精英的社会背景以及官学旋转流动的体制是分不开的。
  

  学以致用

  巴黎政治学院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都是现实政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来自于现实世界,而理论是通过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关系被教授和学习的。由于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政治的紧密结合使得它的学术成果繁荣,在学术界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以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为例,巴黎政治学院开设的有关大选的课程就不下四门,有从政治学角度讲的,有从统计学角度讲的,还有从传媒学角度讲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并不偏重于政治学,它的学科涵盖经济、法律、社会、传媒等,本科生必须学习所有的基础学科,政治学只是其中之一。

  学以致用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辩论是学校的一大特色,经常会就法国社会或者世界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展开大规模的辩论,这些辩论还往往邀请各大政党的领导参加。大选期间,更是会组成不同的阵营展开政策辩论,甚至直接邀请总统候选人到学校参加辩论。此外,所有的学生都被要求到国外进行一年的交流,以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硕士生还被要求进行一个学期的全职实习。


  重视交际

  校友网络是巴黎政治学院的一笔巨大财富,学校非常重视校友网络的建设,有专门的日常工作机构。在法国,如果不入政界,凭着巴黎政治学院的文凭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原因一方面是巴黎政治学院的学生确实优秀,另一方面还因为巴黎政治学院的校友遍及社会各个领域而且相互帮助。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在研究生阶段,留学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多元的文化、宗教、政治背景在学校里得到充分的融合和交流,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使得学校的国际影响不断提升。
  

  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

  正是由于这些在法国特殊的文化教育背景和政治传统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方式和传统,巴黎政治学院才得以源源不断地为法国政界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一个又一个的总统,同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如果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较,这种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倒是和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有着几分相似,但是两种模式生长的制度背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它有崇高的办学理想并旗帜鲜明地一贯秉持,巴黎政治学院的校徽由一只狮子和一只狐狸构成,寓意培养具有狮子般勇猛和狐狸般智谋的人;它有学以致用、学为从政、学从政出的办学理念,用现实的政治问题和实践,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来培养政治人才;它用严格而科学的办学手段来鞭策和锻造学生,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志气。然而,在这里有时候你也会感到不可一世的傲气、咄咄逼人的“杀”气,缺乏一些温情,这使我想起复旦一位老师在一次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诤言,希望同学们既要有“精英的意识”,又要有“大众的情怀”。我想,后者可能便是巴黎政治学院所缺少的吧,而中国传统对于知识精英的要求,后者似乎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骥 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