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成功实施了第11个五年规划,请您就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谈谈看法。
波尔加科夫: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自从1953年开始便一直坚持并完善五年规划这一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的举措。在这一正确举措的引领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变化,每个五年规划的内容及意义也随之发生着转变。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摆脱一些缺陷。首先,中国还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即片面追求高增长速度。其次,过大的投资比重使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还没达到最合适的比例。此外,人们对于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感到不安。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应成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环境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中国在“十二五”时期该如何将自身置于整体世界环境下,规划好未来的发展?
波尔加科夫: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措施很成功,值得全世界学习,领导人正确的决策、各项措施正确的实施,成功地将中国推到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在此情况下,中国不但对全球经济环境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责任,并且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及主要构成的要求程度也有所提高,例如在信贷、货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我相信,中国“十二五”规划将带给中国经济的不只是进一步的发展,还有着其他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必将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社会结构转变,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波尔加科夫: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其重点是经济发展模式质的改善,即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占主导的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主导。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对这个任务的强调非常明显地说明了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外部销售市场、国外的能源供给和现代科学技术。
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社会结构还有一项战略任务,那就是改变中国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地位,使中国从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加工中心逐步转变为世界重要的创新国家。截至2008年底,在使用知识产权的世界支付额度中,中国只占0.3%,而美国超过50%,所以中国距创新型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中国新的五年规划,中俄两国作为传统友好大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定位双边关系、加强合作?
波尔加科夫:我们先从近10年来的经济数据分析一下: 2010年中国以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俄罗斯的4.54倍,对外贸易额是俄罗斯的4.75倍。而个人电脑生产量的差距更是触目惊心,2009年,中国的个人电脑生产量为1.82亿台,而俄罗斯的生产量只有25.5万台。如果说在2000年,俄罗斯的汽车产量是中国的1.5倍多,那么到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反而是俄罗斯的12倍多。在最近的10年中,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样的情况,现在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
俄中两国作为传统友好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双边合作。与中国进行长期经济合作,对促进俄罗斯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不仅仅是潜在的最重要的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消费国,也是潜在的加工和创新产品的消费国。2008年确立的俄罗斯2020年创新发展规划中,直接定位了中国销售市场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的,让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波尔加科夫: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整个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近10年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期望党的活动更好地与现实情况相适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具有国内政治意义,也具有明确的世界政治意义。(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毛中秋)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