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5期撰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才资源强国的行列。这是三个互相联系的目标。我们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要延长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同时要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二是要培养一批拔尖杰出人才,他们有战略眼光,能够引领先进科技、引领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不断前进。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九个基本特征: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三是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四是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五是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六是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七是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八是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九是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在这些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做了具体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绘制了宏伟蓝图。(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朱旭东在《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6期撰文《论“国培计划”的价值》指出:从本质上说,“国培计划”是中国政府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政策。“国培计划”首先要实现的是其公共价值性。其公共价值性是一个为什么需要“国培计划”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政府的职能,通常,政府除了致力于共同体建设和国家建设、安全和秩序、保护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促进经济效率和增长,还有社会正义、保护弱者的职责完成,显然“国培计划”作为政府的一项政策也必须致力于这些职能的完成,而直接的职能在于社会正义。政府必须通过对财富和其他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促进社会正义。从“国培计划”来说,它是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培训长期得不到保证的一种培训资源公平分配的政策。“国培计划”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它是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是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调教师队伍在强国兴教中的重要作用。“国培计划”从属性上说是政治的,而政治又是人类的决策,显然“国培计划”是一项政策,反过来说,政策需要决策,于是具有政治性,所以它是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由于政治决策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因此,“国培计划”同样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铁芳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撰文《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指出:如果说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其基本内涵是以德性为中心的哲学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结合,那么始于夸美纽斯,经过洛克、卢梭、斯宾塞等,成于杜威的现代教育,其基本主题是以生活为中心的科学教育与民主教育的结合。民主与科学的结合,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最大成就。这意味着从夸美纽斯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隔,到赫尔巴特之伦理化的教育目的论与心理化的教育方法论之紧张,到杜威这里已在其新经验论中趋于融合。与此同时,我们又应该切实地看到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自然目的论的消解意味着教育越来越多地被还原成纯粹的事实;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取代导致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以大众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教育的平等诉求对古典自由教育卓越理念的扯平;教育对个体生存适应的满足压倒对理性卓越的追求;从古典自由教育以心灵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场域到现代教育以经验世界为基本场域,客观上削弱了人文教育所注重的阅读与沉思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