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共有近300所各级各类书院。其中大多数书院由于自然灾害、战争侵袭或人事更迭,往往随建随废,难于持久。清初中州盛极一时的嵩阳书院、朱阳书院,在耿介、冉觐祖等主讲名儒去世之后,不久便归于沉寂。而位于省城开封的大梁书院,在康熙至光绪朝二百余年间,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拥有省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的区位优势外,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政府管理 经费充足
大梁书院从创建到历次重修,均由地方大吏主持。大梁书院于明天顺五年由河南提学副使刘昌所建,崇祯十五年没于黄河大水。清康熙十二年,河南巡抚佟凤彩在开封西北旧址重建,定名大梁书院。二十八年,河南巡抚阎兴邦重修。三十五年,河南巡抚李国亮移建于城西南。雍正八年,积水倾圮。十一年,雍正帝谕令直省设立省城书院,各赐帑金一千两。光绪十八年,河南学政邵松年增修立雪轩、讲易堂等,并于次年增建分院明道书院。大梁书院的院长由督抚选聘,士子从府州县儒学中选拔。
......(作者:张佐良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