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动态
作者:zhangyy   日期2011-04-01 11: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复旦启动“人文学科振兴计划”

  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 胡言午)3月22日,复旦大学正式启动“人文学科振兴计划”。在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与台湾润泰集团总裁、光华教育基金会(台湾)会长尹衍樑共同宣布:今后5年,复旦与光华基金会将共同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复旦人文基金”。此次启动“人文学科振兴计划”,是复旦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作的重大战略谋划,并希望以此全面推动其人文学科新的繁荣和发展。

  据悉,该计划一期实施项目主要分三部分:一是设立人文讲席教授。从2011年起,人文基金将面向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各院系设立讲席教授10人,向他们提供人均60万元左右的资助,每年总计资助额600万元。二是奖励杰出青年学者。为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潜心钻研,切实解决青年学者后顾之忧,人文基金将每年拿出300万元设立为专项经费,奖励杰出青年人文学者50人,平均每人每年资助6万,以保证人文师资队伍的持续发展。三是高端学术访问资助。为吸引人文学科高端学者乃至学术大师的国际访问,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为人文领域的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特别拿出每年300万元的经费用于支持高端学术访问项目。

  杨玉良认为,增加国际交流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交流是解决国家间认知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他还提出,应让大学来承担向世界解读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在全球视野下建立一个宏大的中华文化发展战略,从而把中国人的观点、视角和建议告诉世界。

  于右任书法博物馆西安落成

  本报陕西讯(记者朱羿)全国集中收藏、展示于右任书法作品数量最多的专题性民间博物馆——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日前在西安落成。

  博物馆总面积11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于右任不同时期经典书法作品300余幅,各类相关书籍500余册。展示于右任精心书写的对联、中堂等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58幅,充分反映了于右任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一尊高2米、重达600千克的巨大于右任青铜塑像也于当日揭幕。

  于右任被誉为“当代草圣”,尤擅魏碑、楷书、草书,首创“标准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中国汉字的草体书法,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深远。

  “非遗”专门型人才培训开班

  本报广东讯 3月10—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培训班”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培训班”在广州开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杨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处长兰静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培训期间,专家学者分别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议题进行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为进一步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更好地推动整体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学习契机。

  培训班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文化厅承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翟江玲 朱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