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 175 期独家报道文章之一
接下简帛学的报道选题之后,不能不惊叹于简帛材料分布的区域之广和数量之多,历时近二十天的长途奔走,记者只是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简帛材料的一小部分,用“冰山的一角”来形容毫不为过。这些珍贵的简帛,记载了我们国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学者们对它们的解读和研究,无疑是将其作为解读历史的钥匙。记者看到,目前学术界对简帛的研究在逐渐深化和细化,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兴奋,期待一个个历史迷案的解开。而实际上在东亚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都经历过书写在简上的文明阶段,简牍等都是受到关注的研究项目。属于同一文明区域的人们,需要面对共同的文明密码。
人类经过了书写载体的革命,简帛虽然精美,但或是携带不便或是价值不菲,都不能满足大批量的需求。作为一种书写材料,简帛退出历史舞台是一个文明进化的标志。这个“书于竹帛”的时代,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就开始显示出走到末期的迹象。终于在魏晋时期,竹简被纸代替。从此,“纸上的文明”开始了。今天,纸书甚至电脑文档等,也都可以看做简帛的“后继者”。纸质的图书和文书等,便于携带,再加上印刷术的发明,文字大行于天下,塑造了一个大众可以参与的文明时代,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文化的受益者和承担者。今天,当我们摩挲纸页,或许可以想到汉代以前的古人是怎样书写、怎样展卷,也不无感念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人们。在记者看来,文明不只是属于少数的“贵族”,更应当属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