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关注社会民生 普及科学知识——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开展“社会科学为您服务”宣传咨询活动
作者:zhangyy   日期2011-04-01 15: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普及社会科学,提升公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社科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自当以此为己任,团结带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用他们拥有的社会科学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宣传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就是陕西省社科联已坚持多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惠民方式,在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月26日,由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社会科学为您服务”宣传咨询活动在大雁塔北广场举行。在音乐喷泉前高高竖起的彩色喷绘主题会标旁,一字排列着十几个咨询台和6个徐徐飘荡的彩球标语,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在宣传咨询活动的开幕式上,首先由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敏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内容和莅临活动现场的领导。接着,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陕西省老年学会会长陈跃,陕西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理论处处长白宽梨,西安市社科院院长、社科联主席夏泽民等为陕西省妇女婚姻家庭理论研究会、陕西省老年学会、陕西省法学会、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陕西教育学院社科联等6支“社科专家基层行小分队”授旗。

  现场:科普惠民众 知识润民心

  活动开始后,簇拥在一起的群众便奔向各个咨询台。在经济形势、财务管理、心理健康、社会发展、劳动就业、保险理财、投资理财、个人金融业务知识、婚姻家庭、法律维权、打假维权、三秦文化、老年保健、钱币知识、文物宝石鉴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咨询台前,聚集的人最多,群众与专家的互动和沟通也最热烈。爱好艺术的群众,则盯上了咨询现场两侧的书画台,自动排队领号,期待着得到书画家们的馈赠。整个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处处流溢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王庆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新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继续向‘民生’倾斜,如何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前来我们咨询台了解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农民工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问题的群众非常多。为群众解答这些问题,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婚姻家庭和情感方面碰到问题的市民,则聚集在婚姻家庭咨询台的专家周围。有投资理财需求和愿望的市民,当然不会错过和专家接触的大好时机,陕西省金融、保险、会计学会的咨询台前被围得水泄不通。民众纷纷就项目投资、家庭理财、股票基金等方面与专家面对面地进行热烈的交流。

  采访中,很多群众表示,通过参加科普咨询活动,使他们认识到了社会科学的巨大力量。这样的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很丰富,很务实,也很惠民,希望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一些专家的指点。

  专家:传播社科知识 责无旁贷

  社会科学知识不仅资政育人、传播文明,而且面对陕西大发展的今天,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陕西人民的热切愿望。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充分发挥“联”的作用,连续九年来积极联络、组织、协调社科界,搭建活动平台,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群众,采取现场咨询、发送科普书籍和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把社会科学知识送进城市社区,送到农家院落。

  在现场,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何泽彪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介绍:“我们举办宣传咨询活动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社会科学走进群众生活、服务社会,让群众了解社会科学、吸收社会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今年,我们组织了省市两级30多个学会、180多位专家来到现场,咨询内容紧贴人民群众的需求,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社会科学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如果将它关在象牙塔里,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社科工作者也应走出书斋,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并用自己掌握的社科知识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切切实实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实践中碰到的各种思想和实际问题,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滋润更多民众的心田。”

  陕西省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魏清利表示,进行社会科学普及,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呼应社会进步带来的大众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学术谋求扩大影响和自身发展的主动姿态。社会科学的普及既体现了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也是社会科学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法学研究的人,近几年来与省法学会的同行一起参加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把社会科学送到了社区、农村,既感到十分荣幸,也收获颇多。”魏清利满怀激情地说。

  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也非常赞成魏清利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是社会科学界履行自身使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展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联系科学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与中介。她说:“社会科学普及要满足广大群众对解决自身现实问题的需求,更要起到引领和启蒙作用。我们做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是硬任务,没有专项经费保障,靠的是专家学者对这项事业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现场咨询的方式,把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先进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是培育人们的科学精神、良好道德、健康心理的有效方式,是提高人的学习力、辨别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社团的神圣使命。”

  据介绍,3月26日上午,前来咨询的群众就已超过万人;各学会现场向群众发送宣传书籍、刊物和资料6万余份,发送各种宣传用品2万余份,赠送字画300余幅。在活动过程中,既有交流,也有沟通,更有思想的摩擦和碰撞。社会科学与群众生活、社科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在本次宣传咨询活动中实现了很好的对接。

  社科联:普及社科知识 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科学的独特学科性质和为现实服务难以监测、难以评估等特点,使它总是难以走出学府、走出书斋,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陕西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让社科成果惠及百姓,使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使大家在接受知识传播、启迪智慧、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得到一次人文社科素养的提升和精神文化享受。”周敏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连续9年举办的社会科学宣传咨询活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普及社科知识的12字真言:责无旁贷,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周敏介绍,近年来,陕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令人振奋,在全国的位次排名不断前移。但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而且,民众对自然科学及其作用的了解,超过对哲学社会科学及其作用的了解。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广大民众的热情参与,也使周敏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科学普及有很多工作要做。“随着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举办的社科专家基层行、科普下乡、科普讲座、科普咨询等活动,受到基层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特别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社科联开展的宣传普及工作非常重视,让我们备受鼓舞。每年举办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时,省委、省政府的许多现任领导和原任领导,都莅临现场进行指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总之,通过举办社会科学宣传咨询活动,我们深切体会到社科普及前景广阔,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大有可为。”她满怀信心地说。

  周敏还表示,通过持续9年的社会科学宣传咨询活动,社科知识传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了一些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与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与其他省市的同类活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社科普及上下的工夫还不够大,办法也不够多,缺少必要的阵地和载体。”她希望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要虚心学习其他省市开展社科普及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特别是资源整合能力,要在突出科普主题、丰富科普内容、创新科普载体、拓展科普空间、完善科普机制上下工夫;要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宣传阐释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知感、参与度、拥护度;要普及多学科的社会科学知识,在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传播科学方法,倡导人文理念,提升公众道德上下工夫;要号召更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地参与到社科普及活动中来,关注社会民生,服务社会发展,把科学知识带给更多的群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受到科学阳光的照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