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马克思不是“风云变幻”的时尚“达人”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28 13:4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走进马克思,透过马克思的文本与马克思进行深度的交流,“解释”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然而,如何解释才是合理的,解释本身有没有一个度和边界,是否存在一个评判解释合理性的标准?这成为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难题。

  解释的需求产生了对于解释合理性的追问,在一个解释标准模糊乃至缺位的时代,解释的无限需求同时也导致了解释的无限混乱。当前,理论界少数学者客观上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相对主义化的解释倾向,相对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东西,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自身独特规定性的丧失。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消散于西方的流行思潮和时尚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西方的时髦思潮、时髦话语嫁接,而唯独不与中国的现实联姻。马克思似乎成了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尚“达人”,能不断地变换身份介入不同的现实问题,似乎马克思“怎么都行”:一会是现代性的建构者,一会又是后现代的开拓者;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也有生态主义的马克思;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也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等等。它们中有的已经溢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边界,有的已经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多少个研究者就有多少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景象,马克思主义在各种解释中若隐若现,游移不定,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唯独不是它自身,它的身份处于一种空前的悬疑之中。似乎你只要能想象得到,就能弄出一个“马克思主义”。从表面上看,这种解释多元、缺乏限度的状况似乎体现了学术繁荣的景象和学术自由的征候,然而实质是导致了学术的混乱和传统的断裂,导致了理论对事实的随意裁剪,导致了作为一门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受到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侵袭。

  当前要反思马克思的解释限度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总有其自身独特的问题以及提问方式和展开方式。我们只能从当下的现实存在出发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交流,真正进入马克思的语境,提升现代化的话语,避免任意解读马克思。那种认为马克思“无所不能”的想法并不是在抬高马克思,而是在贬低马克思,那样做表面上会给他“过多的荣誉”,而实质上会给他“过多的侮辱”。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置身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大观园中,亲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地粉墨登场、又不断地下台谢幕这一幅幅“壮丽”景观,他一定会再一次地宣布:“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当然,反思马克思的解释限度,不是反对尊重文本、推崇经典的文本研究路向;也不是要回到盲从文本、望文生义的老路上去。我们不仅要忠于文本,避免文本贬值;也要回到文本,实现文本保值;更重要的是要超越文本,实现文本增殖。那么,究竟在何种程度上的超越才不至于是僭越呢?那就是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以“问题”为中介实现我们与马克思及其文本之间的对话,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引入我们对当代生活的思考,带着我们面临的时代问题走进马克思、走进文本,彰显马克思主义为时代立言、为生民立命、为社会立法、为未来立向的超越性功能。因此,“马克思”的解释标准就是实践标准,“马克思”的解释限度就是引领时代朝着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曙光 单位:湖南省委党校哲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