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利比亚大撤离彰显“外交为民”理念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28 13:5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出现示威抗议活动,此后局势逐渐恶化,在利比亚的3万多名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我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22日,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应急指挥部由副总理张德江担任总指挥,国务委员戴秉国协助。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由此正式展开。此后不到10天,至3月2日23时10分,应急指挥部所掌握的、并有意回国的利比亚中国公民全部撤出利比亚,共计35860人,平均每天撤离近4000人。3月5日23时15分,中国政府协调派出的最后一架包机从马耳他接回最后一批撤出人员。至此,中国政府的撤离行动圆满结束。为了保证同胞们的及时安全撤离,中国政府采取了陆海空三路并进的撤离方案,军方力量也首次参与其中。撤离行动之规模和效率令世人瞩目和惊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组织的海外撤“侨”行动达16次。尽管这些撤离行动的规模不一,但均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指导理念。

  “尽管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但我们珍惜每个同胞的生命”,2004年6月10日,当胡锦涛总书记得知11名中国公民在阿富汗北部遭受恐怖袭击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如此表示。如今,这句话被贴在了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大厅的墙壁上,成为领事保护中心外交官们的座右铭。2009年底,杨洁篪部长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年终专访时表示:“外交部将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时刻把祖国人民的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切实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充实完善领事保护预防体制,加强我海外领事保护的能力和体制建设,研究制定保护我海外人员的长效措施。”

  在此背景下,中国领事保护机制逐步确立,多元参与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越来越完善。

  在这次利比亚局势恶化的过程中,当2月18日晚上利比亚东部地区出现个别中国建筑工地遭到抢劫,中方人员受伤的情况后,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新闻发言人随即表示,中国使馆以及中国外交部已经就中方人员遭受攻击一事,向利方表示严重关切,要求利方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随后,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布公告,提醒前往利比亚东部地区的中国公民加强防范,注意安全,并公布使馆值班电话和传真。

  在22日的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接连使用了三个“千方百计”强调这次撤离和护“侨”的重要性:千方百计保障我人员安全,千方百计保障我财产安全,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家利益。公民的安全被置于首位。

  对比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外交部发布的有关利比亚的安全警示信息和所采取的撤离行动,中国外交部及相关参与各方没有丝毫的迟缓。

  在撤离过程中,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本着“以人为本、生命无价”的理念,齐心协力,高效地完成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撤离行动。整个撤离秩序井然,撤离的细节安排,如饮食、住宿等也非常人性化。撤离行动受到国内民众一致赞扬,国外媒体和民众也多溢美之词。有媒体称赞中国的撤离行动,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一次成功预演,同时也是一个最真实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进程的不断深入,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必然会越来越多。中国政府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相信,在“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领事保护机制建设一定会日臻完善,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一定会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夏莉萍 单位: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