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日前,“沪外∕沪上著名学者评议上海学术”年度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交流了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背景下,上海学术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未来方向等话题,提出了众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各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阐发了形色各异的学术研究脉络,也通过对“上海学术”的评议引发了对中国学术发展的诸多思考。
上海学术走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取得了如何的历史地位,或者说关系到今后怎样的地位?围绕“评议上海学术”这一主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在回顾上海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上海学术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定位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上海作为“近现代语言的城市化”所在地,在近代即形成了“接受新知与启蒙深入”的学术文化圈,这对于上海学术来讲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成绩”;然而从建立自觉的历史意识这一角度出发,他表示应当“用新的眼光充分吸纳世界”,重新发扬本土的学术传统,保持中国学术的主体性。基于此,他认为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的当务之急不是要更活跃、更开放,而是要更诚恳一些;不是急于与国际接轨,而是首先要与历史接轨,这种接轨是在积蓄更厚实的力量。
在以“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的移植性与原创性”为主题的发言中,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炫对上海学术的移植性进行了批评,并阐述了其原创性问题。在他看来,整个上海人文社会科学是中国传统治学方式的延续,没有完成一个现代性的转化和变革,这突出表现在上海学人的移植性大于原创性,很多做传统学术的学者,基本上是停留在阐释性研究上,出于原创目的的批判研究成果还很少见,而不少学者提问题则更多停留在感受层面和经验层面上,未能深入考量真正的理论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上海的学术全球化战略机遇”,他在肯定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推动当地乃至中国学术在全球化中的优势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就国际研究团队的建设、政策导向与学术研究、学术全球化与媒体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在上海“建立一个资源整合的分享机制”的建议,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对国际研究团队建设的机制化和制度化工作寄予厚望。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周晓虹对关于上海的研究和上海社会学者所做的社会学研究进行了评议。在批评了上海学者的地域性等缺点之后,他对未来上海社会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希望上海学者能够看到中国社会当下经历的变迁,同其他地区的学者一起为全世界的社会科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得这场变迁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有更多的精神财富。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包括三个部分,即沪外、沪上、国外学者对2010年上海学术发展状况的评估,11位被邀请的国外学者将以约稿的形式进行评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