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全世界关注;10年来,中国经济在激烈残酷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得到成长,并且为全球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如今,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国“十二五”时期的重中之重,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向世界释放出的清晰信号,世界再次瞩目中国。3月1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国政界、学术界、商界等人士纵论未来中国新形象。
国际经济面临新形势
“2011年,绝大多数OECD(经合组织)国家可能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力亚表示,“目前,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面临截然不同的政策选择。发达经济体失业率问题仍然严重,各国政府虽然向财政平衡努力,但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阻力。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政策重点则主要围绕资本流动管理和应对日益增长的通胀压力。”
日本地震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哪些冲击,是否会对正在恢复的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也是世界经济学家近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博斯金看来,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为负,但下半年经济将重新增长。另外,地震短期内对全球供应链可能会有扰乱。“但相信,这种影响不会特别大。”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则认为,如果核辐射情况恶化,对日本将是一个灾难性影响。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半导体、钢铁等供应将对其他供应链的两端产生很大冲击。
美国国债安全仍备受质疑。有中国学者认为,美国私人部门债务有所下降,但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意味着经济增速可能下降。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这样的结果就意味着公共债务激增。近期,美国国债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有分析认为,美国国债市场长达30年的牛市将扭转。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投资者开始对美国偿债能力表示怀疑。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美国国债的安全性是经不住推敲的,未来3年,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的场景很可能出现。”
世界关注中国“十二五”
尽管金融危机的恢复比想象中要强健,但危机后果比如高失业率、低增长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改革仍需进行。“至于中国,‘十二五’规划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要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加大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加投入,才能促进平衡发展。”古力亚对中国在这场世界变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满信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世界各国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国家关注缩减财政开支,有些国家则强调刺激政策出台,中国“十二五”规划中继续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不是依赖出口。但他提醒,中国需要增加消费。从全球角度看,全球化的经济体都不能独善其身。面对通胀的全球化趋势,中国要让资本总量在一个可控水平,要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治理通胀。
社会政策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须臾不可分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社会政策改革是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到日程上来的。在他看来,中国“十二五”规划如果能找到突破口,中国的整体国力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应发出更响亮声音
“中国应作前瞻性改革,在新环境下,不应仅强调工业和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柱作用,应将资源配置到需要扩大的经济活动和领域中,更多发挥服务业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斯莉·穆尔雅妮·英德拉瓦蒂说:“世界银行的分析显示,通过采取一揽子措施,中国可以在保持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她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斯蒂格利茨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的开放理念,“中国经济策略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愿意去适应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去适应、调整。”同时他也建议,中国需要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更多了解世界需求,在G20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全球增长的道路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