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宏观经济学在美国的失败
作者:Liuhm   日期2011-03-31 10: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有效市场的运行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旦不考虑这些条件,建立在“看不见的手”基础之上的理论大厦就将倾覆。

  ●作为宏观经济学核心的模型有重大缺陷,如果制定政策的基础是一些错误的模型,那么政策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解决赤字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就业,如果失业率下降,并且经济增长能够达到潜在的增长率水平,那么就不会受赤字问题的困扰。

  ●过去20年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是错误的,它们将全球经济金融带入了深渊,因此需要新的经济学思维。

  宏观经济学可以追溯到250年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经典理论,它描述了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里,个体出于自私目的的行为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但是,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有效市场的运行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旦不考虑这些条件,建立在“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之上的理论大厦就将倾覆。市场是有效率的,但它们存在局限性。最典型的局限性就是通常所说的外部性,最重要的外部性之一就是环境的外部性。还有其他的一些局限性,比如竞争等。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经常是“看不见的”,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市场是无效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忽视了或者说忘记了这些重要的教训。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模型假设信息是充分的,风险市场本质上是完美的。它们提出了一些假设,根据这些假设,市场总是有效运行的。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它根本就没有预测此次危机的能力。比起它没有预测出危机更严重的问题是,根据它的理论,根本就不应该有危机发生,因为市场是有效的;既然市场有效运行,就不会有泡沫产生;如果没有泡沫,就谈不上泡沫破裂的问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所有这些导致此次危机的逻辑环节在这些宏观经济学理论中都不会发生。

  传统宏观经济学模型存在重大缺陷

  金融危机爆发后,泡沫已经破灭,一些固守于那些理论模型的人,包括美联储主席,还在认为问题已经控制住,次贷的存在问题不至于影响经济全局。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模型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模型根本就是错的——无论是经济假设还是数学结构都是错的。如果制定政策的基础是一些错误的模型,那么政策必定会出现问题。在传统经济学中,激励机制是起作用的,而金融行业的激励机制却鼓励短视的过度冒险行为。这引出了关于激励的另外一个问题——企业治理。但企业治理的内容根本就不在宏观经济模型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些模型去掉了银行、银行家和企业治理——它们去除了所有重要的因素,包括风险市场和信息。金融市场的功能涉及风险、信息、资本分配和风险管理。这些因素被排除在当今世界大部分经济体制定政策所依据的模型之外。这次危机是一场银行业的危机,但因为这些模型没有包括诸如银行和信贷等因素,它们对解决问题无能为力。

  这次危机的核心问题是银行业运转失灵,整个金融系统和监管者也是问题所在。银行业是问题的核心,而监管者的责任在于没有阻止银行的错误行为。除此之外,第三个问题的源头是经济学家,或者说“其他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们给政策制定者一些模型,告诉他们不要监管,而监管者就信以为真。因此,不仅要恢复经济的活力,同时还要修正宏观经济学研究。

  解决财政赤字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就业

  美国现在拥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产等都和危机前相比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美国的产出比原来要低。究其原因,市场本身并没有有效利用美国现有的资源,而经济学家们并没有给政府提供可供思考和决策的正确政策框架。经济一落千丈,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并产生了赤字。而解决赤字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就业。如果失业率下降,并且经济增长能够达到潜在的增长率水平,那么就不会受赤字问题的困扰。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减少赤字的方法却会削弱经济,降低财政收入的水平,从而恶化赤字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必须解决银行和金融业的问题,让银行恢复它们的原始功能,即向中小企业贷款以及其他一系列有益于经济增长的功能;第二,实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采取中国式的刺激政策,投资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从而给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重组债务。如果人们负债太多,消费就会减少,因此除非重组美国家庭债务,否则经济不会有大的起色。

  未来宏观经济学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学思维

  尽管传统宏观经济学在过去20年中非常盛行,但它却存在重大缺陷,因而必须把宏观经济学、银行、金融等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很多经济学家发现,过去20年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是错误的,它们将全球经济金融带入了深渊,因此需要新的经济学思维。监管就是其中被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

  监管很重要,但监管问题还没有解决。对全球金融稳定来说,更根本的问题是银行太大以至于无法正常倒闭以及相互关联度太深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果这些银行太大以至于无法正常倒闭的话,就意味着你可以追求风险,而如果你成功了,风险带来的好处都是你的,银行把收益都放到了它们的口袋里;但万一你失败了,有纳税人给你买单。我把它称之为“伪资本主义”(Ersatz Capitalism),也就是说,把收益私有化而损失社会化。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是全球性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于美国,随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地。监管也必须是全球性的,因为如果不是全球性的,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我们需要改革全球储备体系,21世纪需要一种全球制度来匹配全球经济一体化。现在,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认识许多原则,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原则以及经济学的一些其他原则。(China Daily辛志明/翻译)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 China Daily辛志明/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