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王泽填博士、姚洋教授合著的论文《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框架的两部门基础上,引入了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这篇文章试图说明: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业领域;这时,虽然一国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提高,但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抑制了工资的增长,最终导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减弱。
该论文的研究,理论分析逻辑紧密,实证分析方法得当,尤其对数据处理和变量的构筑有独到之处。同时,对国内外文献的发展和演进具有深刻的把握,并针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度分析。这种分析范式,为探索使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结构、汇率问题,做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杜厚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迎研究员、潘家华研究员、谢来辉博士合著的《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指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能源消耗同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中国出口产品的能耗和排放都计在了中国的名下,而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则不为这些能耗和排放承担任何责任。
论文从内涵能源的概念出发,采用投入产出的能源分析方法计算了中国内涵能源和内涵排放的出口与进口量,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是内涵能源和内涵排放净出口国的结论。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政策建议。
该项研究有助于改善世界对中国能源消费和排放的全面了解;其政策建议,契合中国生产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现实,能够使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问题讨论中的立场得到更多的理论支撑。(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程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