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双宁提出了《关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议“稳健”、“适度从紧”两种货币政策模式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常态选择,而“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慎用。除非万不得已,中国不可采用“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另外,在货币政策决策上,唐双宁建议,实行“稳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国务院决定;实行“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国务院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实行“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唐双宁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走势有过独到的被后来事实证明了的准确预测。
近日,针对两会提案及“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唐双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唐董事长,您是金融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一定做了很深入的研究,请问您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是什么?
唐双宁:根据我对过去近三十年我国货币政策的观察,我发现中国经济是一个“波浪式经济”。其实世界经济也是如此,一定时期“波峰”变为“波谷”,一定时期“波谷”变为“波峰”。
上世纪90年代前,中国的“波浪式经济”是转轨期的内生型“波浪式”,总体上因为处于经济转型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在磨合中,再加上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属于“内生型”。此后,中国的“波浪式经济”大抵由“内生型”转为“外部输入型”。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是宏观调控的核心工具,甚至对宏观经济起决定性作用。我国是从1994年正式提出“货币政策”概念的。如果将此前的信贷管理手段折算成货币政策,从1984年实行中央银行体制算起,我国有11个年份执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11个年份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3个年份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个年份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历史表明,松后必紧,紧后必松;小松小紧,小紧小松;大松大紧,大紧大松,“波浪式”嘛。我们主观能做的只是把波浪的频率降低、波幅降低。为此,为了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提案”。因为我是从中国人民银行出来的,所以深知他们的不易。也正因为如此,从大局看,我认为这个提案有利于科学制定货币政策;从小局看,也有利于减轻中国人民银行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都用较大的篇幅讲今年的金融工作及金融改革问题,您认为当前金融行业面临什么样的形势,下一步银行改革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唐双宁:从目前的形势来说,通货膨胀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国务院和金融监管部门一再表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这意味着今年银行工作的难度加大,对前瞻性的要求更高。我认为,今年金融企业将面临“五个压力”:
一是货币政策压力。为了防通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实际操作上是趋紧的趋势。二是监管政策压力。监管“变数增多”,全球金融监管力度加大,有可能促使国内监管更趋严格。三是利率市场化压力。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进一步缩小。四是风险防控压力。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压力,再加上管理不善的操作风险、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的市场风险,风险防控压力加大。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十二五”规划提出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国家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然而,商业银行目前阶段的信贷投放仍然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且中长期贷款居多,“贷大、贷长”现象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投放占比明显偏低。这显然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符。另外,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将鞭策商业银行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从服务境内客户向服务境外客户延伸。
面对这种形势,从近期目标来看,金融机构要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调整的需要;要严控各类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要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要把握国内小型经济崛起机遇,挖掘和丰富客户资源;要适应区域和城乡一体化持续加速、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的需要,开辟新的市场;要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现实,利用本币升值的机会,逐步走向海外,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
从中长期目标来看,“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金融行业要达到这一要求,势必要率先实现从传统发展方式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经营方式转变。我认为,其本质就是要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核心就是要提高金融行业在世界经济金融竞争格局中的实力。
我一直主张金融实力有金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区分。金融“硬实力”,体现在金融资产总量、外汇储备、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等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硬实力”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我国的金融“软实力”仍相对落后。所谓金融“软实力”,是指金融创新水平、金融市场体系发育程度、金融企业治理机制、金融社会环境、金融监管能力、金融国际化程度、金融人才配置、金融文化、金融理论建设、金融国际环境等。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
在“十二五”规划期内,要将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软实力”作为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要明确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就是建立可持续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金融发展模式,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其次,将“软实力”纳入行业监管和社会评价范围。现有中国金融监管和评价体系多注重“硬实力”,不能反映金融“软实力”状况。有时恰恰是那些“硬实力”较强(例如资本充足率很高)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倒下,问题就出在它的文化(如长治久安还是急功近利)、机制(如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理念(如风险偏好与社会责任)等“软实力”方面。必须把“软实力”纳入行业监管和社会评价范围。最后,坚持中外结合、循序渐进,实现中国金融 “软实力”立体提升。
金融“软实力”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中国金融“软实力”提升过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并努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在提升方式上,不能脱离金融“硬实力”的进步来建设“软实力”,更不能把金融“硬实力”与“软实力”分割、对立起来;在具体把握上,要坚持既大力推动又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大战略化为若干小目标,分阶段扎实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问您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二五”期间7%的经济增长目标?
唐双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我理解的在7%增长率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更理性。前面我讲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大多数年份,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波浪式”经济的特征也十分明显。要避免我国经济“波浪式”的大起大落或大幅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伤害,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增长目标,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二是更为民。与GDP年均增长率为7%相对应的,此次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超过7%,体现了经济增长为改善民生服务的终极发展目标。三是更宽松。中央调低经济增长速度,意在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可谓用心良苦。四是更绿色。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所限,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是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基础上取得的,继续支撑过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环境与资源有难以承受之重。五是更科学。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随着规划期内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必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必将呈现更加光明的前景。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建华 实习记者 焦霖)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