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比亚的政治危机日益严重。中东北非政治危机的原因,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经济危机、统治者合法性的衰落和政绩的困局、伊斯兰激进力量的推动、外部力量的干预。但利比亚政治危机,更重要的原因是突尼斯和埃及动乱等中东北非政治危机所产生的“滚雪球效应”而引发的利比亚部族政治危机。
利比亚有着天然不可征服的海洋与陆地屏障。利比亚早期的地理范围包括三个区域,即东部的昔兰尼加、西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以及西南部的费赞。从历史脉络演变来看,昔兰尼加倾向于认同马什里克或伊斯兰世界东部,而的黎波里塔尼亚则认同马格里布与伊斯兰世界西部。由于利比亚南部延伸到撒哈拉沙漠深处,与非洲邻国享有相似的社会经济特征,费赞自然就同南面的非洲中西部国家交往甚密。
作为一个行政、经济与政治现实浑然一体的利比亚,其民族国家建构的时间还不到60年。作为“联合国大会制造”的利比亚,三个地区政治认同性不强。随着卡扎菲执政时间的延长,这种根深蒂固的部族认同阴影日益浮现,政治权力结构沿着种族、教派界限出现断裂的可能性增大。同时,由于人们的部族认同强于国族、国家认同,部族等亚文化认同很容易直接转变成政治认同和政治旗帜。
利比亚危机始于班加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东部地区和班加西的部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他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和班加西部族基本上是不管不顾,投入极少,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这种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各部族的离心倾向。
卡扎菲对部族力量的依赖是不争事实。卡扎菲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成员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卡扎菲主要依靠卡萨斯发部族和麦格拉部族。动乱至今,也只有这两个关键部族仍效忠卡扎菲,而包括瓦法拉、图阿里等四个部族已经投入或可能投入反对派阵营。
卡扎菲革命民族主义的思想理念反对部族主义,建立民族国家与排斥部族是卡扎菲执政后构建革命民族主义合法性的一个主要方面。但由于利比亚社会部族氛围浓厚,长期以来,民众行为都是由通过酋长权威形成的一套权力体系和行为规范来决定,如集体劳动、共享果实、集体自卫、杀戮、赔偿以及报仇等。部落居民皆惯于部落酋长的权威,因此,卡扎菲在指责部族主义的同时,却不得不依靠部族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是利比亚发生政治危机的深层原因。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韩志斌 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