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建峰)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提交的一份《关于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的提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案呼吁通过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资助,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提案得到了其他20名政协委员的联名。就此,李东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谈到提案的背景,李东东告诉本报记者,我国虽然在期刊出版数量上已成为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但并非学术期刊出版强国,在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进度日益加快的形势下,有必要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对重点学术期刊给予一定的扶持,以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据李东东介绍,我国对学术期刊的发展缺乏系统的宏观战略规划,学术期刊择优扶持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支持和引导,对学术期刊的经费支持相对不足。另外,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的政府资助机制尚不健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开始对学术期刊进行择优支持,从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现行体制下,支持力量比较分散,支持力度也有限,相关配套措施不够齐全,同时政府资助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专项扶持学术出版基金中没有涉及学术期刊。多数学术期刊还处在收取版面费(论文发表费)维持基本生存的状况中,而版面费的收取缺乏政策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引起社会关注和争议。
对此,李东东表示,通过设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完善学术期刊的出版保障机制,加大对学术期刊出版扶持力度,对于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扶持精品学术期刊发展,优化学术期刊发展环境,推动政府扶持学术期刊机制的完善,促进学术期刊事业的繁荣发展和良好的学术生态的形成,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总体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东东向记者描绘了她提案中关于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的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0种左右我国自主品牌的、达到国际一流学术水平、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形成200种左右代表我国学术期刊最高水平、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呈现较快上升态势的国家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的全面提升,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反映我国代表性研究成果的期刊集群。
她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第二,推进建设重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第三,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传播能力建设。第四,全面推进重点学术期刊出版效率建设。第五,全面提升重点学术期刊专业人才建设水平。
谈到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与动态管理机制,李东东解释说,就是通过政府主导,设立专门项目,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遴选标准和选拔机制,优中选优,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瞄准国际先进期刊阵列的“重点跨越”学术期刊,20个左右,培育一批具备国际水平、有潜力快速发展的“重点培育”学术期刊,约200个。
李东东告诉记者,学术期刊不仅是记录科技进展、传承科研成果的载体,更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优势,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繁荣学术研究、推进理论创新、培养高端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