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未来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16 10:3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70期“两会特刊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家的工作状况有太多值得外国人羡慕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中国大学研究资源日益丰富,中国的学生聪明又勤奋……许多来自中国的媒体主管、制作人和记者都比他们的英国同行更乐于和学者谈论自己的工作。

  但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其实并不是生活在天堂里。当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对外开放时,社会学家的工作也会不可避免地被与世界顶尖学府的成果作比较。把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美国大学作比较的人都必须承认,如果前者想在社会科学方面追成平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

  70年前,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区分了“行政”研究和“批判”研究的不同。他认为,前者是“为了服务于一些公共行政管理部门或是私人而执行的”。拉扎斯菲尔德在世时期,这种研究在美国大学里十分盛行,即使到今天也有着牢固的地位。在我个人印象中,中国学术界对大众媒体的研究也是追随着这一传统的。“批判”研究则是建立在下述理念之上的:即使媒体可能会有“工具”这一角色,但研究“我们媒体传播社会现状的常规角色”同样重要。在美国的大学里,这个角度的研究在拉扎斯菲尔德生前还没有成气候,但后来逐渐受到重视。在我看来,这一研究在中国大学里还相当薄弱。

  拉扎斯菲尔德相信,这两个理论分支的研究人员可以并且也应当在一起并肩工作,这两者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科学团体来说缺一不可,这也是使美国大学成为世界最好学府的因素之一。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大学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努力。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实习记者 王安丽/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