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70期“两会特刊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章之一。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两会”已不再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都关注着北京,希望从“两会”读出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报记者对国外学者和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两会”、对中国有哪些期待。
对“两会”,他们关注什么
德国《经济周刊》驻华记者弗朗克·希仁(Frank Sieren)刚刚撰写了文章,向德国民众解释中国的五年规划。关于“两会”,他认为中国应该对环境政策和社会重新分配给予更多关注。
瑞士苏黎世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安德里亚·利门史尼特(Prof. Dr. Andrea Riemenschnitter)向记者介绍,中国的环境状况及其不断增强的国际地位和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是苏黎世大学东亚学系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个人希望,‘两会’能够在全国范围为个体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为更有效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铺平道路”。
对中国,他们有何期待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新闻系副教授、中俄研究中心主任叶夫盖尼·扎伊采夫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社会的现状已经表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是正确的。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有的经济潜力及其发展趋势坚定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然而,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协调不同群体的关系是较为迫切的问题。”
德国图片社LAIF驻华摄影师卡塔丽娜·海瑟(Katharina Hesse)则指出了一些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目前贫富差距过大。中国应该为贫困地区做更多的事。”此外,她还从另一角度提出了网络问政可能带来的问题:“互联网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中国网民利用互联网昭示不公引人关注,因为这些本应是法律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在法律框架下得以解决。这样的‘民众司法’虽然可能很有效,但同时非常危险。普通网民并没有受过司法训练,一些互联网行为(如人肉搜索)很可能错伤好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潇潇 实习记者 冯宇)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