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70期“两会特刊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章之一。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也处于新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特有的历史使命。
创新既包含科技创新,也包含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等,社会进步最需要的是思想创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关乎全局的大事。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下社会更重“硬”成果、轻“软”成果,重“眼前”成果、轻“长远”效果。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就可以解决的,影响我们开拓进取的恰恰是精神文化领域的缺失,这是属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当前学术研究存在注解多、创新少等现象。哲学社会科学因其研究对象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具有改革意义,需要有相对宽松优化的环境和氛围作为保障。大学并不直接培养“大师”、“大家”,而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传承、光大文明,为日后的“大师”、“大家”打好基础,因此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师”、“大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涉及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还包括党的建设、道德建设等。“两会”期间热议的转型发展、收入分配等问题,无不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本身包括资源优化配置、队伍建设、经费来源、精神面貌、研究探索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重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除了指导我们进行研究的一般方法外,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在交叉学科研究中可以互相启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比较、统计、解构、建构等方法或范式,还出现了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前发展。评价机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给予足够的空间,不要急于下定论,应该让历史和人民来评判。
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除了依靠个人潜心研究,必须强调团队协作,多学科综合统筹攻关。要到实践中去研究,不断拓宽研究思路,根据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做阶段性研究成果,不轻易否定之前的研究成果。要有问题意识,积极地、无畏地面对现实问题,问题和现实是理论创新之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道路上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部分成功的,有些可能是失败的。对于研究中出现的对错成败,不以“愤青”方式表达,必须理性看待。在创新的路途中,必然会有一些成果和社会结合,对社会发生影响,但也要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通过人的认识的逐渐转变而意识到其作用的,有些作用“立竿见影”,而有些作用则“看不见摸不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事业。社会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起资政育人、匡正错误、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历史使命。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程天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本报记者 张微/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