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两会”现场
作者:liuhm   日期2011-03-15 15: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70期“两会特刊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章之一。

  吴正德(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放开农民进城务工以来,国家一直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他们仍因户籍在农村而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工”这一称呼,隐含着对他们的身份歧视,不能得到城市社会的身份认同,以致这些人缺乏社会归属感。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的农村户籍青少年更被称为“空漂”的一代,这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从源头上改变产生“农民工”的社会环境。同时,在党政机关公文、领导讲话及主流媒体中,取消“农民工”这一用词,以群体、实际职业予以称呼,对他们的实际身份价值给予认同,为消除对他们的身份歧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冯建华/采访整理)

  

  任法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民为邦本,政必善民。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贾庆林主席在报告中说,顺应人民期待是人民政协发展的动力,政协要把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稳妥推进民主监督,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自始至终,“德、仁、善”贯穿其中,这就是宗教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报记者 耿显家 陆航/采访整理)



  郑永扣(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接下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以及更长的时间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直以来,哲学社会科学都在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真理大讨论开始,到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再到“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二五”规划提出明确的战略调整,更加重视民生,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等问题,对此哲学社会科学大有所为。

  哲学社会科学要紧盯着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在深入实际中找课题、出观点,使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工具。

  (本报记者 刘潇潇/采访整理)



  宋余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副校长)

  民生问题应是学界持续关注并扎实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实现学术创新,不能空谈,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和百姓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是学术创新须臾不可离开的基础。

  在我参加“两会”的8个年头中,今年是第三次提农村水利问题,农田水利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要。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所说,农村水利存在“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我在农村考察时,经常看到河塘淤积、变臭,水渠、灌溉设备等设施损坏严重。

  “十二五”要做好社会建设,首先必须关注社会公平。在这个问题上,党和政府需要下决心、花大气力,着力解决司法公正、公平分配和同等保障问题。当然也需要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本报记者 王广/采访整理)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