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道路与中国学术创新社科界热议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作者:liuhm   日期2011-03-15 11: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天地春意满,乾坤气象新。2011年的这个春天,必将成为载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册的春天。

  3月,来自全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同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两会中的诸多议题备受关注,而正在审议中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一段有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话,更是引起社科界广泛热议。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短短54个字,令整个社科界欢欣鼓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

  创新工程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眼光

  自“八五”计划以来,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扶持和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逐年提高,从1991年的13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9954万元,20年间增加近50倍。但是,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写入国家发展规划,这还是第一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兴奋地告诉记者,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国家的战略眼光,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升。他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我由衷感到振奋。”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张巨成说:“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我深受鼓舞。”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恰逢其时。

  学术繁荣探索中国道路的迫切需要

  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生存实践,并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得新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离开了时代主题赋予学术的历史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种既面向世界又独立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形成并不断开拓。“中国奇迹”、“中国经验”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郑玉歆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探索中国道路的迫切需要。”在历史维度中总结中国道路的理论特征,在全球视野下丰富中国道路的思想内涵,成为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也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国家进步与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轮驱动。江苏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则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自觉程度。

  力戒浮躁创新学术的关键所在

  创新是学术的生命,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张树华指出,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管理与培养一批学风端正、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科研队伍是关键。

  提到治学态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说:“学术创新首先要克服浮躁的治学态度。”他说,创新必须建立在严谨、求实、求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基础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需要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素质,戒除浮躁,静下心来做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郝树声还特别指出,学术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她建议,在适当的时机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制从院内推广至全国。她说,通过领军人才的示范效应,全国的社科工作者可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推动高校和地方社科院做出能够经得起历史和社会实践检验的成果来。

  学术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学术在中国数十年的蓬勃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学术传统,放眼世界、有容乃大的学术胸怀,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孔子感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创造新的气象、新的格局、新的前景。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两会”报道小组)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