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张衡地动仪探讨促古代科技研究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09 10:4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留给国人很多骄傲,也留下了诸多待解之谜。

  所有关于张衡地动仪的争议,无外乎缘于史料记载之简略和现代科技无法还原其实践功能之无奈。支持方在不懈探索,质疑方则抓住漏洞不依不饶。

  18世纪以后,仅世人熟知的对张衡地动仪复原的图纸就有十几种。各方在复原中都尽量逼近文献所记载的地动仪原貌。但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专家卢兆荫所说:“张衡地动仪究竟是不是现在复原的这个样子?很难说。因为张衡造好地动仪距今已将近两千年,考古方面也没有发掘出有关张衡地动仪的物质资料。所以,只能说是现代的地震学家根据现代的地震原理,结合文献记载,有根据地进行复原。但究竟跟实际的张衡地动仪相差多大,也很难说。因为就算原理一样,工艺水平也不一样。谁也不能为张衡地动仪下定论。”

  拥有现代技术的今人对时隔两千年的古物进行复原,主要难点在于难以做到真切认知。今人很难理解张衡关于地动仪的理论以及对地震波在震动方面的认识状态,只能以现在的知识进行复原。

  值得庆幸的是,质疑声最激烈的近半个世纪,恰恰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张衡地动仪研究最深入、进步最大的时期。科学研究欢迎质疑,开诚布公的学术讨论是学术繁荣的基础。

  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讨论在继续,复原工作也在继续,各种复原模型还将源源不断地出炉。即便目前所有现存的复原模型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即便质疑之声还将持续不断,但正如冯锐所言,任何关于张衡地动仪的复原实践,都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回顾和再次探索。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科学实践将证明,人类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不懈钻研、敢于突破的探索精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唐红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