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湘乡东山书院
作者:zhangyy   日期2011-03-09 16:2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东山精舍最大特色是设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门学问,它存在的时间虽不长,却开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东山书院史上有四个,分布于湖南湘乡、广东梅州、浙江温州和江西余干四地。湘乡东山书院始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初建时为东山精舍,1900年改称东山书院,1905年更名为“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40年改办中学,为湖南省私立东山初级中学。1952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书院旧址恢复东山学校,定名为“湖南省立东山小学”。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给师生写信并题写校名后称东山学校。

  光绪十六年(1890),士绅许时遂、黄光达、陈膺福、王晓棠、蔡中銮等十余人,在知县严鸣琦的支持下,集资筹建东山书院,满足本地士子读书需要。次年,新疆巡抚刘锦棠因病返乡,为筹建书院捐银两千两,被推为倡修。

  书院整体建筑规模宏伟,环境幽雅。“主讲有堂,游憩有所,斋房庖福,网不备具。枕山面面野,环以大溪,缭以长垣。”汉白玉石的门额上,有当朝书法家黄自元所书“东山书院”四字,正厅左廊墙上有知县陈吴萃所撰《东山书院记》。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是日非,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许时遂等人认为,建立旧式书院、培养旧式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需要,必须培养能“兴国而强兵,足民而丰财”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知识。他们上书湖南巡抚、维新派积极支持者陈宝箴,要求“仿湖北自强学堂成法”,“及时兴办”东山精舍。陈宝箴当日即批复:“仰湘乡县移令该,转饬东山精舍绅董,迅速举办,以收兴学育才之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应麒)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