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术出版繁荣 精品力作短缺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04 14: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要想使学术出版获得长足发展,出版界首先要处理好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学术出版的扶持力度,使得学术书籍的出版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方对利益的追逐导致高质量的学术书籍相对来说少之又少。究竟学术出版繁荣背后的泡沫原因何在?如何抗衡学术出版缺乏精品力作和资金短缺的双重压力?如何才能使学术出版获得长足发展?围绕这些问题,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解读。

  学术出版质量有待改善

  近年来,翻译、著述的数量大为增长,出版了大量博士论文和立项课题成果,但有新意、有创见、有启发的著作却为数不多。不少是人云亦云甚至错误百出。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即随着学术出版环境条件的改善,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资助力度的加强,学术出版困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相对来说学术精品还是比较匮乏。

  “当前学术书籍很多,未必是好事,也不能代表学术的发展,主要还是应该看书籍的质量,看它是否具备学术积累和学术价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对这一观点颇表认同,他指出,以新闻传播学为例,目前市场上相关学术书籍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引领学术界的还寥寥无几。

  对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刘兰肖也表示赞同。她说,与以前相比,学术出版所占份额已经有了很大增长,她以“三多三少”分析了当前学术出版的现状:学术出版物数量多,有学术价值作品少;集成性作品多,原创性作品少;学术传播途径多,学术影响少。

  学风浮躁影响出版质量

  学术出版繁荣,何以精品力作短缺?究其原因,学术出版面临的问题不仅出在学术界,也与出版界密切相关,需要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

  刘兰肖说,当前学术界的浮躁情绪和评价体制机制,导致很多学者为追求职称评定难以静心钻研,这是学术书籍精品短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出版界随着转企改制,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的追逐,降低了学术出版的门槛,出了很多不合格的著作。同时她还指出,一些出版社编辑,由于以年轻人居多,本身学术素养还不够高,因此有时也难以较好地识别书籍的学术价值。

  关世杰对此深有同感,他指出,当前的学术出版问题主要与出版社的市场化有关。他说,随着出版社市场化,一些出版社为追求利益往往会降低对书籍的学术价值要求,导致出版的精品学术书籍很少。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也感触颇深,他指出,学术书籍由于受众面小,作者要想出版,有时不仅得不到稿费还需要向出版社交钱,自己辛苦进行的学术研究得不到认可,感到很不公平。“如果这样,怎么能够促进学术的发展?”最后他很无奈地表示。

  目前学术界风气浮躁,踏实钻研的学者不多,导致学术精品著作较少,对此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认为,能否出学术精品,稿源很重要,我国当前整体的学术考评体系和评价体系尚不健全,有些教授、学者为追求职称评定被迫追求学术作品的数量,导致无法投入充足的精力以保证作品的质量。

  学术出版的策略选择

  “要做好学术出版,需要形成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良性互动。”刘兰肖说,她认为,学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积累才有创新,所以有必要完善学术界的评价体制和机制,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使学者能够坚守学术品格,克服浮躁心态。同时她强调,要想使学术出版获得长足发展,出版界首先要处理好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传承传播文化;其次要作好学术出版的规划和策划,多出一些系列经典作品;最后编辑要努力开拓眼界,提升素质,掌握辨别学术著作高下优劣的能力,要多和学者交流,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以便能够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就这一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赵剑英指出,学术界要想多出精品,首先需要学者克服浮躁的学风,踏实钻研,其次在出版资助评价上也要以实事求是和学术良知来争取每一项学术评价的客观结果,摒弃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强调,只有学术界和出版界联合考虑,才能有利于学术的积累和人才的成长,才能将学术出版做得更好。

  对此,关世杰则从出版界的角度出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他认为出版界完全市场化,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导致学术的价值很难体现,所以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些特别出版社来专攻学术出版。肖东发指出,对于学术书籍的出版,国家应给予鼓励和补贴,并保证补贴费用的有效发放,此外还应划清课题经费和出版经费的区别,经费的使用要明确。而于殿利则高呼,出版人要坚持职业操守,严把学术质量关,能够不为“出版资助”所动,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据介绍,国外很重视学术出版,很多出版社是秉承公益出版和非盈利出版宗旨,他们在选题的决策上不是以利润为先,市场至上,而是非常看重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这些都给我国的学术出版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凤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