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时政解读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04 14: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事件:“未富先老”

  所谓“未富先老”,一言以蔽之,即国家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当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解读: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较大特点是未富先老,我们过去更多地把人口老龄化作为一般现象来看待,其实,其背后有更多的含义,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含义,会对经济的增长造成影响。我们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调控政策解决不了,关键是如何关闭未富先老的缺口。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说未富先老,先老意味着要素发生变化,劳动力变贵了,资本相对便宜了,意味着我们丧失原来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个是未富,我们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这使得我们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这时的比较优势不显著,我们需要进行选择。

  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太早。劳动力供给新增量将在“十二五”时期将迅速下降,16岁的人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64岁的人按照退休规定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我们从16岁到64岁的年龄人口来看,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正好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劳动年龄人口转型数量不足以补偿城市需求的时候。到2015年,两者相比,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量将变成负增长,这是先老的一个表现。和这个相应的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加速上涨,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趋同,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也许是一件好事,但可能产生一种接受教育的负激励,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不读书或者辍学现象的发生。

  为什么说我们还未富?先看我们的潜在增长率,由于我们的就业增长越来越慢,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十二五”期间会降到微不足道的程度,“十三五”期间会变成负的。为什么我们的实际增长率还没有下降?这主要因为我国是政府主导投资,经常有刺激性方案出台,而且发展战略等都还是资本密集型的,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显著支撑,未来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国应该更坚定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使内需和我们目前的生产结构及资源禀赋相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才不至于使用过于剧烈的休克方式,可以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的真空状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马献忠/采访整理)

  事件:“泰柬冲突”

  2月初开始,泰国、柬埔寨两国在边境有争议的柏威夏寺地区发生多次交火,交火过程中使用了重型武器,造成双方人员伤亡。冲突发生后,国际社会积极介入调停。联合国安理会2月14日就泰柬边境冲突召开闭门磋商会议,敦促双方全面“实现永久性停火”,并通过“有效对话和平解决分歧”。据最新消息,东盟在2月22日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就主席国印尼向冲突不断的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地区派遣观察团一事达成一致。

  解读:武心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柏威夏寺列为世界遗产之后,泰国、柬埔寨两国争端开始升级,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激化了其矛盾和冲突。一开始,双方都很克制,试图依靠双边谈判等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升级之后,双边努力宣告失败。

  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在此次事件中积极介入,试图将双边冲突通过多边合作框架进行解决。如何扮演好地区稳定的调停者角色?怎样建立解决双边争议的机制?东盟面临考验,国际社会也对东盟寄予希望。此次泰柬边境冲突是东盟成立以来成员国之间发生的最严重冲突,泰国和柬埔寨同为东盟成员国,两国发生流血冲突对东盟极为不利,容易造成内部冲击,且使其他成员国感到不安。《东盟宪章》要求,对政治经济事务进行有效协商,排除武力。目前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态度很积极,极力劝说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国际社会也希望东盟能够率先建立一个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的机制先例,推动地区安全。

  泰国和柬埔寨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政府对泰柬争端一直很关注,中国愿同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有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原则。

  泰柬争端是一个百年争议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泰国和柬埔寨两国,寄希望于双方和谈解决争端,和谈失败的情况下再寄希望于区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介入。区域性组织和全球性国际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的问题上应该产生一种合力和互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

  对两国历史遗留下的边境争端问题,应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合作来淡化纠纷与冲突。在东亚,不少国家都存在着类似泰柬两国的边境纠纷问题。如能通过各方努力,找到一个能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新机制或新模式,那对整个东亚都将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吕莎/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