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七老八十”成“语”的语言学理据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01 16: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七老八十”,通常释为“七八十岁的老人,形容年纪很大”。这个成语形式不对称,意义错位。为什么不直接说“七八十老”或按照数目的顺序说“七老八九”?

  这要从语言的演变历程去考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通过语料库检索表明,“七老八十”最初可能是“七十八十”。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须臾之间,七十八十,气力衰微。昔时声少,貌似春花,今既老来,阿殊秋草。”《全唐诗》:“七十八十百病缠。”这里“七十八十”的意思都是“年纪很大”。而“七老八十”很可能最初出现在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词语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明寓山居士的《鱼儿佛》用到了“七老八倒”:“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作者:王玉红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