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张翼:中国微刻文化的守望者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3-02 14:2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刻(微雕)是我国传统艺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艺术,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寿山石面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微刻,其作品内容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微刻施工面积极小,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刻工具的技能,且微刻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不借助任何放大工具,全凭意念,被称之为“意刻”。

  中国微刻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刻舟》,是我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作者:刘锴)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