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收入法核算,可以将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四部分: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余额(大体相当于企业净利润,可以代表资方所得)。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销售收入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职工工资的减少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劳动者报酬的相对减少,也就意味着营业余额或行业利润的相对增加。
劳动收入占比连年下滑
近年来,GDP分配过于向资本倾斜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53.4%降到2007年的39.74%,下降了13.66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余额却从21.9%增加到31.29%,增加了9.39个百分点。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却一般在50% 以上。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金碚、李钢因此提出中国企业存在“利润侵蚀工资”的命题。
......(作者:李钢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