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合并大潮推动下,我国一些大学贪大求全、盲目攀高、竞争失序。按照这种“做大做强”的逻辑,大学不论历史长短、规模大小似乎都应该规模化、大型化、产业化。不仅如此,我们的不少大学还以创收和提高福利等名义,把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原则引入大学核心领域,把学术与商业挂钩、经费与职称评定挂钩,以致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大行其道,严重败坏了大学的“纯洁性”、“神圣性”、“主体性”、“公共性”等本真的价值理念。其后果是,我们很难再寻觅那种童话般的“纯洁神圣的大学”、“富于个性的大学”、“浸透灵魂的大学”,很难领略到大学应该具有的真正面貌。
现代城市物质文明大大增进了生活便利,但是,它也严重冲击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以致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今我们的不少大学陷入“突破常态、挑战底线”的逻辑怪圈,盲目开发、无序扩张,不惜损坏历史风景和自然环境。
事实上,尊重自然、珍视文化,就是尊重和珍视人类自身。大学越是致力于成长和开发,公众对保存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期待就越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人文价值,以大学为中心,广泛持久地开展保护自然、珍视文化的教育运动。与此同时,现在我们必须摆脱以往过分偏激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学会与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一道生活。
21世纪是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学的首要课题是,超越功能至上主义的数量满足时代,回溯充满美、快乐、情调、情感的历史传统,在与区域社会的连带关系中,积极谋求一种浸透灵魂的、充满情感表现的真正的大学校园。
今天我们正不可遏止地奔向一个“高度合理化”的时代。但是,社会是由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组成的,在合理化进程中,也必然强调与此相应的情感侧面。人的理性倾向于抑制与理性相违的情感。但是,生命的本质是情感。人们常常将理性和科学等同于文明本身,从而贬低情感要素,甚至把情感视为理智的妨碍物。其结果是,长期以来,人们把情感性行为归结为欲望的、非理性的、离经叛道的行为类型。但是,现代科学的求知欲及其真理探求正是人类情感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认知作用与情感行为相互渗透、相互趋向、互为前提、共同发展:一方面,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而来;另一方面,情感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我们的大学应重新审视迄今偏重于培养理性人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情感与理性互动共生、全面发展的情感型知识分子。
在培养情感型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加强大学主体的“创造力”是必要选择。创造力是指主体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出色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综合心理品质,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的超常发挥,创造力是情感、知识、智力、能力及优秀的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优化。
就超越特定国家和企业、引领21世纪信息社会而言,创造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第一资质。为提升我们大学的品牌价值,把大学转变成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必须以大学生的个人独创性、价值理念、知识能力和潜在力量为基点,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
以往大学行政大都以横向合作为特征,这种传统大学行政也必须转变为“情感行政”,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首先考虑情感的因素。人性化管理、创建和谐融洽氛围、构筑浪漫优雅情调等都是“情感行政”的具体体现。
如何实现“情感行政”?就像社会一般行政一样,大学行政也为“硬体” (Hardware)所环绕而日趋僵化,它需要通过“软体”(Software)、“人性体”(Humanware)等温柔体进行渐进式变革。为此,大学“情感行政”必须与艺术、文化、设计等高层次人文价值相结合。这意味着从情感或文化视角重新思考大学行政,换言之,在规划、评估大学各项政策时,不要偏重基于经济功能的物质价值,而是侧重基于心灵美、快乐和愉悦的“人性接触”。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金寿铁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