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八大层面加强在华国际会议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总量。该《通知》一出,关于“规定能否落实到位”,“国际、国内会议是否将因此‘瘦身’”的讨论不绝于耳。本报记者也及时约请了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通知》核心在于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这是一件好事情,能出台再早一些当然更好!”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告诉记者。他认为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决定,是我们走向大国,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清醒的必然。金一南说,我国在经济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国际会议因此越办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容易出现不计成本代价追求表面效果的问题。刚开始大家都十分热心举办国际会议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最初我们需要提升自身形象,需要拓宽国际视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加合理。他认为,此次两部委出台《通知》,核心在于有效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
有资料显示,近十年,中国内地举办的国际活动数量迅速增长。中国在2009年跻身每年举办国际活动最多的10个国家之列。有专家指出,光北京每天就有上百场学术会议召开,开一场国内会议动辄就要几十万,不要说国际会议了。令人咋舌的会议数字背后是庞大的财政开支,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纳税人血汗钱的不尊重。
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不讲效益、用“穷大方”的方式办国际会议不可取。学者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社会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加或举办国际会议的客观需求也在相应增加,政府的财力也今非昔比,但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众多民生领域需要增加投入。把国际会议搞成吃住玩全包,变成单方面的面子工程,损害的实际上是自己国家的利益。
把“外国专家”捧得过高成通病
一位多次参与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向记者传授如此“经验”:会议主题起得越宏大越好,可以把各行各业一箩筐装进去;只要来外国人,就可以冠名为“国际会议”;办会时间越长越好,表明会开得很热烈;外国人来得越多越好,意味着会开得很“成功”。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施一公对此表示,我们的会议太注重外国专家曾经取得的荣誉地位,不看重他们是否仍在其专业领域引领世界。无论什么主题的会议,似乎不惜重金请上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成了高端、前沿。金一南也指出,我们有时把一些外国专家吹得过高。
同是办会,富裕的欧美国家却显得比中国“小气”。作为曾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进修的学者,金一南介绍,在英国访学期间,除了来回机票和简单食宿,其他的都是自己负担。没有人接机,也不会安排旅游项目。开始还觉得对方是不是有点小家子气,了解多了,反而觉得他们的每笔钱都花得手续严格、目的清楚。在扩大他们影响的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利益。
在严格控制今后办会规模、数量的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也强调,不能忽视追究前责,要理清过往办会的地方、企业和会议主办方三者之间的利益纠葛。
预算审计“一头一尾”要跟上
《通知》规定,无实质内容、同一时间或短时间内主题相同或类似的国际会议不得举办或承办;百人以上的国际会议要慎办少办;严格控制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不得为提高会议规格随意使用“峰会”、“国际论坛”等称谓;严格控制邀请外宾的规模和规格;会议经费由外方全额支付的,我方不再另外安排会议经费补助;严格控制会议的住宿档次,不发纪念品,不赠送礼品,不组织公款游览和参观。
以上种种“不得”,拿什么来保证执行?谁来监督?专家表示,《通知》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出台之后随即要跟上的是预算和审计。预算是从头卡、审计是从尾卡,双管齐下,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只有通过严格审计和预决算管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强化事后问责等有效方式,公共财力才能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