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32年的中美关系中,中国领导人对美国进行过三次历史性的访问:邓小平副总理1979年1月对美国的访问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进行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历史的新篇章,给刚刚正常化的两国关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江泽民主席1997年10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重新正常化的标志,它使两国关系得以经受住后来的严峻考验, 并使两国成功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美国通过了对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今年1月18—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成功的国事访问重新定位了21世纪的两国关系,两位领导人具体规划并且大大拓展了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这三次访问是中美关系中的三个里程碑。
......(作者:陶文钊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背景链接〉〉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1954年4月,苏、美、英、法、中5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外交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在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与美国代表进行了初步的接触。
1954年9月,中美首次举行领事级会谈。
1955年7月,中美领事级会谈升级为大使级谈判,之后这一沟通渠道一直保留,成为中美两国建交前唯一的官方联系渠道。
1970年美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和“罗马尼亚渠道”向中国表达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愿。
1971年4月,中国邀请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
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
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美国采取各种举措对中国进行制裁,干涉中国内政,两国关系陷入低谷。
1990年11月,中国外长钱其琛正式访问美国,两国关系开始恢复和发展。
1993年8月,美国宣布取消对华制裁措施,两国关系开始走出低谷。
1994年,美国通过《对外关系授权法》,宣称《与台湾关系法》效力优于“八一七公报”。
1995年,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中国召回驻美大使,双方关系再次出现波折。
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的袭击。该事件引发中国学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游行。
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违反飞行规则,撞上我方军用飞机,致使飞机失控坠海,飞行员失踪。之后美军飞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军用机场。
2002年2月,美国布什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步入改善和发展的正确轨道。
2011年1月18—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