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自然科学界的国家级荣誉被玷污,哲学社会科学界长期存在的学术不端也屡禁不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什么治理的办法?就此问题,本报记者连线专家学者。
学术不端“零容忍”说易行难
针对学术不端,喊打之声一直不绝于耳。各大高校与研究机构纷纷宣称要“零容忍”, 要切实解决问题,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可以说,学风建设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为相关部门所重视。
但是,学术不端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还在侵蚀学术肌体。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告诉记者,学术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诱因。得到优质、充足的学术资源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排名、课题立项、学术评价、领导升迁以及经费来源、生源等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学者个人职称职务晋升、评奖、获利等也起到巨大刺激作用。因此一些单位包装学者个人或集体成果,公开出面跑奖、要奖,这自然会直接导致所谓“零容忍”在实施中大打折扣。
此次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无疑为今后处理类似行为树立了好的参照样板。“爱惜人才可以理解,但决不能护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书华对记者表示:“‘撤奖’这种外部压力要加大,内部管理更要发挥作用。”他认为,必须从组织内部防范,使学术不端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让铤而走险者越来越少。
构建遏制学术不端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既要从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着手,更要重视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将学术不端的诱因归纳为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监管惩处不力、学术评价失当等。有学者则把学术评价体系中的缺陷作为学术不端的主要诱因。在具体评价工作中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名望不重实绩,重论文不重水平,重短期成果不重长远积累,都与学术不端的产生具有因果联系。但是,如何改进评价体系、如何使之趋于完善、科学,学者们似乎还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这里,一味指责、忽视建设显然不可取。为此,有学者建议,应将学术不端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对科研诚信立法,做到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调查、监督、惩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前提是“学术立法”。
黄进提出,制度设计虽然关键,但最关键的还是执行。“很多复杂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学术不端的惩治一直难以落到实处,大部分不了了之,当事人也不引以为戒。此次‘撤奖’事件的强硬态度将学术不端惩治真正落到实处,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界的警示,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警告,甚至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孙正聿对此次“撤奖”事件同样给予高度评价,也对今后学术圈整风充满信心。
学风问题根源在于人
“根本的问题最终在于人。”年近八旬的清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何龄修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他的看法,“走捷径可以得到最大利益,这是学术不端者的出发点,但本质上是某些学者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
爱因斯坦将学术研究者分为三类,一类是为学术而学术者,这是学术界的向往;一类是功利主义者,将学术研究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第三类是智力游戏者。功利主义者将学术研究作为饭碗和跳板,有些人甚至将学术成果当做向政界、商界华丽转身的“晚礼服”。钟书华认为,为功利目的,学术不端者不惜一再降低道德底线,最终走上剽窃、抄袭的道路。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传承文明文化的科学,这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要有更高要求。
对此,孙正聿给出忠告:“要强化面向学者的学风建设,强化其本身的道德建设,学者必须要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学界的尊重和认可,人的自我认识是一切问题的根本。”
为学先须有德。文有文德,学有学德。道德文章,一向是中国学人的内在规则。学者们呼吁,以此次“撤奖”事件为契机,祭出重拳,大力治理学风,恢复中国学人的优秀美德。(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钟哲)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