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唐山曹妃甸:首钢之上看蓝天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2-18 10:3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62期特别策划“同庆中国年”文章之一。

  因为家乡与首钢集团的新址所在地唐山曹妃甸毗邻,趁春节回乡之机,记者有机会参观了一旧一新的“两个首钢”。

  首钢自1919年建厂,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厂区,这里曾经留下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辉煌篇章。

  记者踏上苹果园南路,向西望去,看到数座高耸的烟囱,它们已经不再喷云吐雾,而是全部沉寂无闻。2010年12月21日,北京首钢最后一座高炉熄火停产。整体搬迁之后,首钢的原址将以“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为定位进行改造,还要建立钢铁博物馆。

  在首钢东边的北辛安路旁,一位已经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告诉记者,过去附近的粉尘很厉害,白衬衫之类都不敢晾在户外,否则会被染得变色;窗台上面也常会有一层积灰。现在,这些也随着首钢搬迁消失了。

  穿过焦化厂,记者来到了炼铁厂门口。这里安静得令人惊奇,路上只有寥寥几个工人走过,厂房内也没有人,显得十分空旷。密布的管道和厂内的铁路显示着这里曾有的繁忙盛况。而今,一些输水管下已经结出了冰柱,火热生产的场面已经成为过去。炼铁厂的3号高炉和1号高炉,静静地伫立着。

  首钢搬迁,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故事,其另一半正在河北唐山的曹妃甸上演。

  2月1日,农历除夕的前一天,记者经唐山市唐海县城来到位于渤海之滨的曹妃甸。

  曹妃甸位于滦河入海口,原来只是一个涨潮时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为首钢的到来,曹妃甸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有人把它比作“东方的鹿特丹”,寄望其发展前景。到2010年,这里的填海造田面积已达170平方公里。

  从唐海县城继续向南,记者到了著名的“零公里处”——填海建设工程的开始之处,公路将向南延伸18公里到达海边。曹妃甸工业发展规划展示中心坐落在这里。脚下的土地虽是填海而来,但踏上去也特别坚实。公路两旁还是荒地居多,间或有些工地。在公路两边,遥遥可以看到茫茫的水面。

  记者来到首钢京唐公司一分厂门口,院内的公路整齐笔直,按照经纬和路段上的重要建筑的名字来命名编号,如“纬四路”和“热轧西路”。宽广的公路上,有卡车和首钢的大巴经过。

  一分厂的1号高炉和2号高炉,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开炉。两座高炉烟囱散发出大量水蒸气,一派繁忙景象。它们不像石景山厂区的“前辈”那般历史悠久甚至有些锈迹点缀,而是一派崭新的面貌。由于采用了新技术,高炉在生产工艺、环保等方面也大有进步。记者在它附近都难以找到工业粉尘的痕迹。

  正是午饭时分,记者路遇几位去餐厅就餐的工人,从口音辨出他们是从北京过来的。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就在这里上班、过年。曾有一首顺口溜反映曹妃甸的条件艰苦:“围坐帐篷中,面对蜡烛灯,飞沙难睁眼,夜半机器鸣。早起穿棉袄,中午汗淋胸,水比柴米贵,买菜百里行。”据记者所见,其中提到的一些情况早已不是现实,建设者和生产者的生活都大有改观。

  记者向西走到码头,这里吊车众多,几艘轮船停靠在岸边。生产好的卷钢由卡车装载,直接拉到码头装船运走。放眼向西,蓝天、白云和海水一直延伸到海平线。

  首钢在曹妃甸的故事才刚刚展开,未来必将有更多的精彩片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