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宣南文化塑造士人价值观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2-18 15:2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宣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属于北京,更属于全国,因为它是由清代各地的学者、士人共同创造的。时人称“京师士大夫好尚,可以觇天下风气”,充分说明了当时宣南文化处于时代前沿。而且,宣南士人的学术交往,还使儒学对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和朝鲜的实学和北学产生了影响。

  一

  顺治五年(1648),清廷颁布谕旨,京师实行“满、汉分城居住”。历经一个多世纪,宣武门外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朝官、京官以及进京赶考、游学士子为主要人口的社区。因其主要部分位于明、清所设宣南坊内,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宣南。沿用春秋时期齐国对士民聚居区的称谓,宣南可称作士乡,它包括以下三个小区。第一,琉璃厂附近街区。大致为:西起宣武门外大街,东至琉璃厂、梁家园;北起护城河河沿,南至骡马市大街。这一街区中,有明代遗留下来的琉璃厂窑,周围隙地颇多。汉族居民从内城迁来后,在琉璃厂周围逐渐盖起新的民居。

......(作者:吴建雍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