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快讯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2-18 15: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反腐倡廉需提供利益均衡的公共秩序

  日前,“2010反腐倡廉学术交流会”会议主办者对应征的83篇论文进行两轮匿名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缪青的《公民参与的氛围:防腐扩散和常态化防腐的社会机制》在全国征文中获一等奖。

  文章认为,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富裕,改革也进入了矛盾冲突的多发期,特别是贫富差距和腐败问题、中下阶层能否持续地分享社会富裕的成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反腐和分享式发展是迈向持久富裕的两个侧面。反腐倡廉作为保障分享式发展的基础环节,不仅要惩戒贪腐,还要提供公平竞争、规则透明和利益均衡的公共秩序,从而让更多的中国人富裕起来并且富而有礼。为此,深入地讨论公民参与并分析它对反腐制度建设的多层面作用至关重要。

  古代文论研究在国内外汉学界呈“双度缺失”

  1月12日,由韩国高丽大学校BK21中日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团与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东亚语境下中国语言文学新解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国内各地以及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近40位专家学者从东亚语境中对汉语及语言学、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

  与会学者认为,本土和海外汉学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呈现为“双度缺失”状况:本土的研究缺乏西学的语境和现代阐释的自觉性,汉学的研究缺乏本土的话语历史承继性和自然性。这使得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保持了一种阐释的张力空间,也使本土和海外汉学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彼此敬畏的心态。

  湖南社科专家解读“数字湖南”

  1月12日,湖南省社科院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数字湖南”建设专家座谈会。探讨“数字湖南”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

  与会专家分别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三网融合”、“数字化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校园”、“数字家庭”、“农村的数字化建设”、“数字湖南与促进消费发展的关系”等视角对“数字湖南”建设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与会专家认为,建设“数字湖南”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决策。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以上信息由各地社科院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