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近日,第二届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跨文化适应与转化”,中外专家学者以开放的姿态进行了深入交流。美国传播协会终身学术成就奖获得者金荣渊,国际传播协会前任主席、美国传播协会联席会主席帕琪丝·巴泽内尔,中华传播研究学会首任会长、国际跨文化交际协会执行长陈国明,国际跨文化交际协会前任主席、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终身名誉教授本名信行,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会长贾玉新,《多元文化话语》学刊主编施旭,中国社会语言学协会会长高一虹以及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副主席许力生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跨文化适应与转化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改变,然而尽管现代交通、通讯的高速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但却无法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渊源,不同的国家、民族形成了各自特定的文化背景,继而形成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这些因素都给跨文化交往带来了潜在的障碍、误解甚至文化冲突。为了满足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同时,它又是一门综合性语言学科,是学科综合研究的杰出成果,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等学科。
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跨文化交际”研究所面对的研究难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就对“跨文化适应与转化”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时至今日,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了文化间的互动,跨文化适应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此议题作新的审视和研讨。
会话中的文化心理
在人们沟通过程中,存在差异的文化如何塑造交流的方式,如何在不同背景之下形成相似的对话,以及如何在交流活动中影响参与者。对于这些问题,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道纳尔·卡鲍夫教授通过对文化对话理论的梳理,着重强调“对话”这一概念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施旭则从“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的社会化观”、“中国人的尚‘和’心态”、“中国人的爱国情怀”等方面阐释了“中国文化心理与当代交际”研究的现实意义,即通过文化心理学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交流无处不在,然而如何看待“零交际”在不同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蔡龙权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探讨“为何人常会陷入独白、梦境或与动物交谈等状态”之余,提出“在任何交流过程中,参与者都需要进行严肃而灵活的处理,否则将回到零交际的状态之中”。
弥补外语教学的文化缺失
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当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界。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外语教学有走向误区的趋势。有学者就认为,许多当前的教学研究其本质是重利益而轻视文化,造成了文化缺失。“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教学中担当先锋的作用,要帮助学生获取跨文化学习的材料﹑范畴”,华中师范大学曾敏提出建议,并认为应多开设加强学生文化积淀的相关课程。同时,教学目标的统一和泛化,课程的线性规划导致了整体教学运作的灵活性差,学生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对此,上海师范大学的桑园表示,“在跨文化学习中,学生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选择权,应该让学生去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板块,而不是依照学校或老师布置的教学大纲去执行”。
据悉,上海师范大学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此次会议共收到14个国家与地区的142篇论文摘要,举行了6场全体会议和21场分组讨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