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12 16: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民族遗产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钟哲 通讯员唐红波)2010年12月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民族遗产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首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高峰论坛同期举行。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厦门理工学院院长黄红武共同为中国民族遗产委员会揭牌。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主持成立大会。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教授刘芝凤任中国民族遗产委员会主任。

  在为期两天半的高峰论坛里,与会者共话“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87岁高龄的罗哲文先生以多年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的实践和体会,阐述了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特色”,为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指导性方向,理清了世界遗产中国特色的概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大会举行力克特色文化研究“疲态”

  本报广东讯(记者武勇)2010年12月23日,文化强省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省内的社科界专家200余人与会。本次会议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据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林有能介绍,2010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共设有一个年会大会和五个分会专题研讨会,其中,五个分会先后由肇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省社科院承办,五个分会主题分别是“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强省建设”、“文化强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传播能力与塑造广东文化形象”、“文化产业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旨在从各个方面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鹏军指出,广东省当前需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需要出台切实可行的人才建设与发展政策,这直接关系到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效。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有合理的学术规划,又要有科学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一些学者希望广东省在教育改革及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等方面“开风气之先”。

  特色文化研究呈现“疲态”

  特色文化是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依托。在开展文化大省建设以来,广东省社科联先后建立了9个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发展。但目前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仍显不足。这种情况被学术界指为“拿着金饭碗托钵”。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田丰认为,广东省“缺乏一个指导全省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机构,因而难以对全省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对全省的研究作出长远规划”。而经费不足和人才队伍的单薄,造成学术成果的匮乏及研究水平不稳定。

  五邑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国雄认为,岭南文化研究近十多年来并无重大突破,特色文化研究呈现“疲态”。而岭南文化学术队伍的单薄和老化,是其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方面,地方高校在岭南文化研究方面潜力巨大。他建议广东省应制定广东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规划,将地方高校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对象,设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基金,并加大省社科基金项目向地方高校年轻学者的倾斜。

  加快文化产业立法

  广东省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据广州大学教授张仁寿等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的文化制造业强于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弱,总体上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以杂技为例,据广东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戴武琦介绍,在欧美一些国家的杂技、魔术表演中,经常有中国杂技、魔术的身影,甚至有一半以上均是中国演员。而国内杂技、魔术缺乏类似国外专业的市场运营团队。而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的深圳尚需时间检验成色。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军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相对滞后,许多法律缺乏可操作性、严密性,一些法律停留在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立法层级比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他呼吁广东省出台类似《深圳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的法律法规,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促进、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据了解,广东省文化产业创意研究院已在筹划之中,广东本土的文化机构也积极通过研讨会等活动形式推进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用好广东传媒资源

  相对于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广东的文化影响力却一直不尽如人意。传媒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同时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中介”,广东对岭南文化、包括岭南学术的整理、宣传、包装和推介都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海内外的一些人仍把广东看成“文化沙漠”、“学术空白”。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泓指出,目前,广东传媒在收入、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但软实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大大制约了传媒的影响力。他建议广东传媒业在发展中要处理好人文精神与商业文化、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

  广东省社科联评出了本次学术年会获奖论文,80余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社会建设为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讯 近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市场经济与民主建设的相互关系、苏联东欧国家处理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问题的经验教训、新时期市场经济与民主建设实践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北京大学教授黄宗良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民主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这是我们进行下一步改革的信心来源。党应积极引导民众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培养民主所必需的公民素质,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效结合。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胡振良指出,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中突出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和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思想,并将民生问题与社会建设贯穿始终,通过良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过程,为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延明在发言中强调,当前我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应是实现宪法中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障公民的制度性政治参与和政治改革的渐进推进。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道亮)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0年学术年会召开 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发展与转型

  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10 年学术年会在烟台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发展与转型”。

  会议认为,发展与转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也是山东的根本出路。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本次年会采取“主题报告、分组讨论、主题发言、专家点评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求是》杂志副主编黄中平作了“十二五规划与文化建设”主题报告。

  据悉,今年的学术年会围绕主题提出22个课题,举办12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600多篇。

  年会由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工商学院承办,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社科联协办。来自全省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邢霞)

  2010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包容性增长、世博、微博、给力上榜

  本报讯(记者沙岩)2010年12月3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包括: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高铁、低碳、微博、货币战、嫦娥二号、“十二五”规划、给力。国内时政类包括:钓鱼岛、驻京办、人民陪审团、第六次人口普查、执行力、人民调解法、包容性增长、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黑除恶、特区扩容。国际时政类包括:红衫军、菅直人、朝韩关系、维和警察、柠檬水起义、超级细菌、维基解密、菲律宾人质事件、季莫申科、沙门氏菌。经济类包括:高盛、股指期货、黄光裕、车船税、人民币升值、加息、融资融券、通货膨胀、民间资本、二次探底。教育类包括:教育规划纲要、杨济源、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国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校园安全、南方科大、去行政化。社会问题专题包括:富士康、张悟本、强拆、圣元奶粉、问题疫苗、王贝整容、学历门、曲美、空巢老人、智障工。

  “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10年1月1日—12月20日的全部语料。(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