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3期特别策划“展望新五年(下) 理论创新”文章之一。
党创建以来近90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事业要发展,党建要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决定一切的。这是事业与党建的灵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这为我们在今后五年中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也为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推动伟大事业同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也是党执政60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十二五”时期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并服务于这个主题和主线,我们要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第一,要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党创建以来近90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事业要发展,党建要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决定一切的。这是事业与党建的灵魂。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又进一步总结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任务,这次五中全会在指导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总结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提出“五个注重”。这些都表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发展和理论创新,又成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力量。因此,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二,要努力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即“一条主线”和“五大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围绕这一总体布局,进一步提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建设,加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建设,并且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课题。这就是说,在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党的建设科学化,在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居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就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努力把握和自觉运用新时期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努力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着力点,是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推进上。我们要把这三个着力点贯穿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线之中,具体体现到“五大建设”上,以此来促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高度统一。在这些方面,为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各级党组织在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中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把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搞得更实在、更有效。
第三,要努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就当前和一个长时期来说,没有严惩,就谈不上教育,谈不上预防。但是也要看到,惩治腐败只是手段。腐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动摇。因此,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创新的着力点,既在廉洁从政制度体系的完善、大案要案的严查严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健全、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等等“硬件”建设上,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软件”建设上,切不可“一手硬、一手软”。要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这个总闸门,努力在构建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本要求的人民利益观上下工夫。在这个问题上,最突出的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行不一。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不但听其言,更要察其行呢?《建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考核一个领导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上是否真正过硬,在当前就要看他是否能够打破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团利益的束缚,按照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实实在在地做几件深得民心、深得党心的实事,哪怕冒着巨大的风险压力也在所不辞。《建议》的最后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让这些于民于党于国都有利的道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同样重要的,还有对各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对垄断部门的监督和制约问题。监督与严惩、教育同等重要,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三驾马车”。监督是个跨世纪的难题,进步显著,成就巨大,但问题也积重难返。如何真正实现毛泽东在上世纪中叶提出的“让人人起来负责,使政府不敢懈怠”的理想,我们还要继续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捷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孙辉、李树民、褚国飞、王海锋、刘倩)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