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未来20年甚至50年的经济增长,新能源及相关技术被认为是重要拉动力之一。“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已成重点发展行业之一,2010年10月10日,由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大产业列为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并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更是我国立足当前、渡过难关、放眼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近日,2010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在京举行。年会以“绿色产业浪潮下的新能源”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转型,从而推动绿色经济增长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年会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提高能源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更是我国立足当前、渡过难关、放眼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黎指出,我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所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上我国仍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是新能源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国内资源优势。因此,我国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联盟,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破解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林伯强认为,伴随着未来10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进程,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体现出快速增长及需求呈刚性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来自能源领域的四大基本约束。第一重约束表现为能源的稀缺,即相对于中国人口总量的人均资源稀缺,以及相对国内庞大需求而言,国际市场有限所体现出的资源稀缺。第二重约束指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直接影响环境和气候,如何平衡好“发展”与“保护”将成为约束发展的重要问题。第三重约束为能源安全。除常规的石油资源之外,近年来中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进口需求大增,对外依存度逐渐加深,大幅走高的国际能源价格必将对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制约。第四重约束则关系到能源成本,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硬性约束。快速的经济发展必定需要大量低价能源的支持,而对于目前成本相对较高的清洁能源而言,将成为其发展、普及的关键性障碍。
世界已经步入“低碳”时代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环境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数不断攀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近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全球性革命。
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副理事长王敬松认为,目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模式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清洁能源、低碳新能源等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也已成为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兴领域,发展低碳产业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世界各国正在携手步入“低碳时代”。同时,先进的低碳技术、低碳相关标准等已成为各行各业乃至各级政府未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支撑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指出,低碳产业可分为低碳化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能源高效利用、低碳服务业四个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都要有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支撑。
链接〉〉
学者聚榆林把脉能源发展
本报陕西讯(记者朱羿)近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榆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暨《新西部》创刊十周年高峰论坛在榆林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商我国能源发展及榆林改革发展大计,为榆林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持续跨越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还就《新西部》创刊十周年作了专题发言。十年前,伴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和启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份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政经新闻期刊——《新西部》应运而生。十年来,《新西部》从一份默默无闻的读物发展成为在中国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